(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南宁报道)2025年6月25日,由广西侨办和广西侨联联合主办,南宁市侨办、梧州市侨办和华声晨报社承办的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行活动在广西侨联海外联谊部蒙艳的陪同下走进梧州港赤水作业区参访,来自马来西亚、韩国、美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位海外华文媒体人,以及来自广西区内媒体的6位媒体人共31位媒体负责人参加了梧州参访活动。
梧州港赤水作业区位于梧州市临港经济区,是西江经济带的重要港口作业区。该作业区兼具内外贸作业功能,是集铁、公、水、空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内河港,具有优良的深水岸线条件和优越的通航条件,能够通航3000吨级船舶。
赤水作业区位于梧州市浔江南岸,地处西江黄金水道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通航条件良好。港前水域宽广,能够满足大型船舶的停泊和作业需求。
梧州港赤水作业区工程项目是首批列入自治区层面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重点推进的港口码头项目之一。该项目于2015年10月获批为中国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并于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
赤水作业区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的起重设备和装卸设备,能够高效地进行集装箱和货物的装卸作业。港区内设有铁路专用线,实现了西江黄金水道与铁路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多式联运的立体交通格局。此外,赤水作业区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为3.8亿元,建设规模为2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为227万吨,其中集装箱10.3万标箱,件杂货124万吨。
赤水作业区的运营情况良好,2024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386万吨,创历史新高。外贸航线数量达到8条,包括至澳大利亚悉尼和泰国林查班等国际航线。港口通过定制化物流方案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10%,并开通了首条边境小额贸易通关通道。未来,赤水作业区将继续发挥其多式联运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和吞吐能力,促进梧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区域枢纽城市建设。

梧州港赤水作业区的主要特点包括其地理位置、交通优势、吞吐量和多式联运能力。
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梧州港赤水作业区位于梧州市浔江南岸、藤县塘步镇赤水圩附近,地处西江黄金水道中段长洲水利枢纽坝址上游8.2公里处。这一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广西通过西江航运干线与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物资交流的咽喉,同时也是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赤水铁路专用线自益湛铁路孔良站北端引出,衔接梧州港赤水作业区码头,实现了西江黄金水道与益湛铁路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多式联运的立体交通格局。
吞吐量和多式联运能力。梧州港赤水作业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具备铁、公、水、空多式联运功能。2024年,该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达到1386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79%。外贸集装箱量也大幅增长,达到3682标箱,较2023年增长56倍。此外,赤水作业区是广西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最强的内河码头,3号泊位可同时处理4台船舶装卸作业,进一步提升了其多式联运的能力。
历史背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梧州港赤水作业区项目是首批列入自治区层面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重点推进的港口码头项目之一,2015年10月获批为中国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项目建成后,梧州临港经济区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唯一集公水铁空四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园区。2024年,梧州赤水港开通了至澳大利亚悉尼和泰国林查班的外贸航线,实现了广西内河港口房车整车出口零突破,并打通了至RCEP国家的新通道。

梧州港赤水作业区的发展前景,首先是区位与功能优势。作为西江黄金水道核心枢纽,具备铁、公、水、空多式联运功能,定位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服务范围覆盖广西8个地市及RCEP国家。其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将持续承接产业转移并推动物流降本增效。
其次是外贸增长潜力:2024年外贸集装箱量增长56倍,新增至澳大利亚悉尼、泰国林查班等航线,并实现边境小额贸易突破。未来依托定制化物流方案(如降低10%成本)和常态化班轮(如2天直达香港),外贸吞吐量有望持续攀升。
此外是产业协同效应。与梧州临港经济区千亿级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深度联动,吸引广东下游产业配套,形成“港口+园区”的港产城融合模式,推动高端制造业集聚。
最后是基建与服务升级。二期、三期工程投用后吞吐能力显著提升,叠加进口再生金属实验室等创新服务,未来将巩固广西内河港口龙头地位,并支撑西江流域亿吨级吞吐量目标。(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省侨联海外顾问、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