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武汉报道)2025年4月15日,由中国侨联指导, 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 武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宜昌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襄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荆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承办的“追梦中华·知音湖北”---2025海外华文媒体荆楚采访行活动在湖北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慧萍的带领下走进襄阳市古隆中参访,来自马来西亚、科特迪瓦、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埃及、尼日利亚、中国澳门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位华文媒体,以及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国内媒体参加了参访活动。湖北省侨联文化公益部的领导、襄阳市侨联主席刘红、襄阳市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欢等陪同参访。

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市西郊。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是《三国演义》中对隆中的描述。在绵延起伏的山岭间,忽有一山“隆然中起”,北枕汉水,林泉幽邃,蔚然深秀,这便是古隆中。隆中风景区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明代就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亭。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修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观星台、棋盛石、琴台等众多景点,近年又新建了隆中滑道、八卦阵、植物园、草庐剧场等旅游设施。自唐代以来荆楚大地就有“阳春三月三、隆中看牡丹”的习俗。2020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襄阳“古隆中”,又名诸葛亮故居 ,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大道461-1号,始建于魏晋 ,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
襄阳“古隆中”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约2平方千米,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古隆中”牌坊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坐西朝东,四柱三门仿木结构牌楼式,中坊枋额正、背面分别阴刻“古隆中”“三代下一人”,侧门坊正面分别阴刻“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周围浮雕隆中访贤故事。武侯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三进院落,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殿与殿之间有廊庑,卷棚顶,穿斗式构架封火山墙。前殿设四柱三间重楼仿木结构门,额匾书“汉诸葛丞相武侯祠”。此外还有抱膝亭、三顾堂、草庐碑、“卧龙深处”等主要建筑,存石碑四十八通。

襄阳“古隆中”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居住地, 唐代封诸葛亮为武灵王,隆中诸葛亮庙被称为武灵王庙,宋代赐名英惠庙,明代赐名忠武庙,定春秋祭祀;刘弘、习凿齿、曾巩、王安石、苏轼、刘光祖、蒋中正等历史名人先后到隆中缅怀诸葛亮,留下重要史篇。
1996年,襄阳“古隆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古隆中遗址确定为第二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古隆中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古隆中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里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的隐居地,见证了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奠定了蜀汉政权的基础,也使得古隆中成为“智者摇篮”和“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古隆中的历史遗迹如武侯祠、三顾堂、草庐等,都是为了纪念诸葛亮而建,展示了其智慧与忠诚。
其次,古隆中作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古隆中景区取得了显著成就,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并成功入选第二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景区通过整合开发隆中植物园和草庐剧场片区,提升了游客体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此外,湖北文旅集团累计投资40亿元用于改造提升隆中核心景区,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古隆中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景区内珍藏着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碑碣石刻和馆藏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遗迹,襄阳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管委会进行统一管理,并实施了全面的修缮和保护工程。此外,古隆中还积极推进消防工程的建设,确保了景区的安全。(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湖北省侨联海外顾问、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