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主要议程有: 榆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刘榆军致辞;榆林市文旅局吴文娟做文旅推介,榆林市招商中心何明明做招商推介,之后采访团副团长、中国侨联常委、陕西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尚小红讲话; 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讲话。 来自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菲律宾、中国香港等14家华文媒体记者和人民政协报、中国网等3家中央涉侨媒体,以及陕西日报、《华商报》等陕西省内媒体共19家媒体21位海内外媒体代表参加了此次推介会。榆林市侨联专职副主席刘飞主持了推介会活动。

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在讲话中说,榆林是个历史文化的名城,人文的景观和自然的景观非常的多,级别也非常高,上午我们采访团从延安到榆林的路上,有幸到靖边看了一下波浪鼓丹霞地貌,据导游讲,这种波浪式的丹霞地貌世界只有两处,一个是在美国,另一个是在中国。导游讲在美国参观受限制,每天只有20人乘坐直升飞机看一看,而我们呢,有幸近距离的在栈道上交流,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么美的自然环境,让我们来欣赏,来感受。另一个历史文化非常多,毛主席和转战陕北时,大部分行军作战路线都在榆林市范围内。留下了很多的红色的印记。再一个榆林是一个这个能源化工基地,这地方的煤非常多,石油非常多。天然气也非常多,还有其它众多的矿产资源等等,大家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来发表,来宣传。另外榆林无论是现代农业也好,低碳绿色产业也好都发展的非常好。所以,借着这次几天的榆林参访,多看多些多发。让我们在陕西采访中能够找准定位,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中谱写我们陕西的新篇章,为我们共享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我们的贡献。

采访团副团长、中国侨联常委、陕西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尚小红在讲话中说,榆林市位于陕北的陕西省最北部,九曲黄河与万里长城在这里交汇。大漠风光与黄土风情在这里并存。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这里交融,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令人应接不暇。流连忘返。悠久的红色革命历史,铸就了榆林的根本底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榆林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能。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口碑也需要大家的宣传,海外华文媒体具有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是天然的中外交流双向桥梁。由中国侨联指导开展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活动,通过组织媒体实地采访,充分感受各地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在广泛凝聚侨届力量,传播中国发展理念,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力广泛。陕西省侨联将在中国侨联的指导支持下,不断加强资源整合对接,充分发挥密切联系海外华文媒体和海外侨胞侨领的优势作用,着力引导华人华侨在陕西扩大开放、树立形象、招商引资等各个方面展现强健新作为。面对新的历史机遇,诚挚地期待大家通过此次活动走进榆林、认识榆林,了解陕西、宣传陕西。陕西省侨联愿以海内外侨胞一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属于侨界的华精彩新篇章。也衷心的希望在座的海外华文媒体和涉侨中央媒体朋友们通过此次活动,同心用力体会榆林的创新发展、自然风光、人文风景。用国际传播的视野讲述榆林的高质量发展故事,向世界讲好陕西故事,传播陕西声音。

榆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刘榆军在致辞中说,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5万。这里历史文化厚重,是跨越千年、物华天宝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1600余处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这里区位优势独特,是西部大开发、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银榆经济区等多个国家战略的核心区域,也是国家“两横三纵”城市群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这里资源富集一地,不仅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还拥有丰富的风、光、氢等可再生能源和得天独厚的空域条件。这里生态环境优美,几代人坚持不懈打造了1.4万平方公里人造沙漠绿洲,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榆林”已成为广泛共识。

榆林市文旅局吴文娟和榆林市招商中心何明明在推介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榆林,榆林别名驼城。驼铃悠远,丝路绵长。大漠、黄土、花海、古城、丹霞、庙宇等景观真实地汇聚于这片土地,是榆林独有的一道风景。榆林遇见你,会是怎样的一段旅程?首先我们让文字遗存带您去追寻那些鲜活的人文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