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媒  >> 查看详情

海外华媒打卡海南|苏东坡:十过扬州一太守,休言万事转头空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23-02-21 16:04:12  点击:80144 
分享:
由海南省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海南旅控商业服务有限公司、海南博鳌国宾馆有限公司海口东坡酒楼分公司、海南天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办,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承办执行单位的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2023东坡美食文化荟活动于2023年2月16日在海口东坡老码头东广场隆重启幕,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军,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会长、原国家质监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员会主任刘平均,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海南旅投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铁军,眉山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黄剑东,眉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鲁力,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食政研究中心主任刘广伟,海南大学党委书记、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符宣国,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惠平,海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刘凤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一级巡视员汤德辉,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舸,儋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江,中共青神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其军,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兼川菜产业委员会主席、眉州东坡餐饮集团董事长王刚,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等嘉宾参加了开幕式,来自四川眉州、广东惠州、河南开封、浙江杭州、海南儋州、江苏扬州、湖北黄冈、湖南长沙、江苏徐州、江苏常州等东坡旅居城市餐饮代表团的全体人员,以及海南省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也参加了开幕式。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向全球特别推出参加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2023东坡美食文化荟活动的十个东坡旅居城市,把当地的东坡美食故事讲给你听、他(她)听、世界听。

       2023东坡美食文化荟重点主题活动“东坡旅居城市东坡美食文化研讨交流会”2月17日上午在海口召开。海南省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铁军,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会长、原国家质监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员会主任刘平均,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海南国际品牌贸易促进会荣誉主席、专家委员会主任蔡仁杰,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王景霞,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兼川菜产业委员会主席、眉州东坡餐饮集团董事长王刚,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续炳义,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食政研究中心主任刘广伟,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会长符史钦,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陈恒,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高启安,辽宁省饭店餐饮协会常务副会长王辉,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文江,常州市中吴江南美食研究院理事长周家林,眉山市文广旅局机关党委书记粟红,眉山市东坡区商务博览局副局长赵微,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刚,眉山川菜联盟秘书长、成德眉资美食产业发展联盟副会长王大锟,黄冈市餐饮酒店行业协会会长袁新,杭帮菜研究会会长陆魁德,开封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王曾伟,惠州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叶定华,儋州市美食行业协会会长侯群英,常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符学平,徐州市餐饮酒店业商会副秘书长苗地,扬州名城建设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长乐客栈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龙海,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长沙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任伟政,海南龙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甘宗义等出席会议,共议“繁荣东坡菜系,助力行业发展”。

 

       世人皆知苏轼以豪放词闻名后世,但是在他的文学作品当中占主流的还是那些哀婉抒情的婉约词作。苏轼的人生非常坎坷,从坎坷当中翻出人生的豁达,这是苏轼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具体到他个人生活和情感抒发的时候,那种说不尽的伤感才是他生命的本色。他曾十过扬州,并为自己担任过一任扬州太守而骄傲。“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就是东坡在朋友面前显摆。

       众所周知,苏东坡是一个美食家,那么说起他与扬州,当然不能不提扬州美食。作为美食家,苏东坡好吃天下皆知,“东坡肉”“羊蝎子”等等的做法都是他发明的。又有哪些扬州特产让东坡永生难忘呢?鲥鱼是“长江三鲜”之一,每年暮春初夏上市,肉味极其鲜美,因出水即死,历来被视为水族珍品。宋时古瓜洲一带盛产鲥鱼,东坡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有一次,朋友买到一条长达二尺的新鲜大鲥鱼,邀请尊贵的东坡先生来饱饱口福。看着用姜芽紫醋烹调的鲥鱼,东坡馋得直流口水。别人还在那里推杯换盏,他却不管不顾,埋着头大快朵颐。“姜芽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完全陶醉其中。吃完之后,东坡舔了下嘴唇,不忘赞美一句,“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对于高邮湖的紫蟹和鸭蛋,东坡也印象深刻。弟子秦少游是高邮人,年轻时为了孝敬师傅,将高邮的特产源源不断地寄给了东坡。当然北宋的物流远不能与现代相比,所以东坡收到的不是腌制的就是酒醉的。

       虽然苏轼一辈子活得惬意,但却漂泊了一生。从30多岁放外任开始,长达30年的时间都是在外漂泊,以至于最后还死在了漂泊的路上。一代文豪命运竟如此坎坷曲折,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但其实,人总生活在得失之间。作为一名风流人物,注定东坡每次与扬州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惆怅之时,东坡总会吟起“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失意之时,他明白“世间那有扬州鹤”,只有“此心安处”,才能找到心中那亩田园。佛说,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正因为遗憾,东坡才会领悟扬州真正的美丽。

 

        苏轼是宋代文学的代表。词与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文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因为他在扬州做过太守,所以扬州人对他特别崇敬。扬州曾建有“苏亭”,纪念苏轼;又建有“三贤祠”,纪念欧阳修、苏轼和王士禛三人。苏东坡有一首《送杜介归扬州》的诗咏道:“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淮南旧桂丛。”这是他写给友人的诗句,但用在东坡本人身上也很恰当。当苏东坡来到扬州的时候,扬州的老百姓都笑了。那是元祐七年(1084)二月,苏轼来到扬州主政,成为新一任扬州父母官。他在许多地方做过地方官,细数一下,不下十个地方,所到之处都有政声。宋代为防止官员在任职之地结党贪腐,任职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苏东坡在扬州的时间前后也只半年,除了人们熟知的废除万花会是他在扬州的政绩之外,此外还有两件事值得一说。

        苏东坡从颍州转知扬州的途中,正当初春,看到庄稼长势很好,便遣散吏卒,亲入村落,访问乡亲父老。他看到扬州的农民面有忧色,语气沉痛,说丰年还不如凶年好呢。凶年虽然天灾难熬,只要节衣缩食,还能将就糊口;丰年尽管多打了粮食,因为要缴纳历年积欠,胥吏在门,枷棒在身,反而活不下去。说到伤心处,父老们泪如雨下。得知这一情况之后,苏东坡寝食难安,到府署后连夜挑灯上书,写下《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历述扬州农民之苦,认为农民历年积欠如不免除,现行赋税也收不上来,结果是公私两困。苏东坡请求朝廷暂停催欠,但遭到拒绝。到了夏天,扬州一带瘟疫蔓延,死人甚多,官吏还在催逼“积欠”。苏东坡不得已,又上书《再论积欠六事四事》,幸而得到皇帝同意:“不论新旧各种积欠,一律宽免一年。”消息传来,扬州百姓奔走相告,喜形于色。苏东坡在扬州还考察漕运,要求恢复漕运旧法,主张准许官船水手捎带私货出售,这样可以免除船员的生活之忧,以便全心全意以船为家。如果不准船夫私载货物,则船民生活窘迫,往往盗窃官物,于公于私都不利。苏东坡的主张得到了朝廷的采纳,船民也因此安居乐业。苏东坡在扬州的善政,在扬州广为传颂。

        苏东坡《题赵昌芍药》诗云:“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诗人看到赵昌观的芍药,就联想到扬州芍药盛开的情景。他说赵昌芍药宛如一群身着翠袖薄裳的少女风姿而婀娜,而扬州红药像一群身着流行时妆的仙姬时尚风流。芍药古称千叶红花,故以“千叶”代指芍药。宋人对花草尤感兴趣,洛阳牡丹、扬州芍药一时齐名。欧阳修曾作《洛阳牡丹记》,刘攽、王观、孔武仲等人曾作《扬州芍药谱》,详载扬州芍药名品。王观《扬州芍药谱》云:“扬州人以种植芍药相尚。”陈淏子《花镜》云:“芍药唯广陵天下最。”芍药的栽培史,据说已有三千年。《诗经》已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诗句。洛阳人爱牡丹,洛阳有牡丹万花会。后来蔡京到扬州主政,也仿效洛阳之例,办起了芍药万花会。第二年,王存接任蔡京,也如法炮制。栽花、养花、赏花本是人类爱美的天性,但也要考虑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和传统风俗习惯。如果把好事办成强迫黎民非办不可的行政命令,那就将一件本来风雅的事情搞得天怒人怨了。

       苏东坡到扬州后,按照惯例也该举办芍药万花会。不过他了解举办一次万花会,需费芍药十余万朵,名为与民同乐、举城同庆,其实是长官意志,劳民伤财。那些用百姓血汗栽培出来的鲜艳的芍药花,被无偿地征收,编成花篮、花轿、花宝塔放置于街头,也不过就热闹了十几天时间,然后就成了残花败叶,一扫了之。这种看起来风雅而实际上作孽的事情,究竟做还是不做呢?原来,在苏东坡来扬州履新的时候,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正在扬州做通判。晁补之听说老师要来扬州上任,自然非常欢喜,迎接老师的举措之一当然是办好万花会。晁补之觉得,满怀诗情的苏东坡见到满城花开,定然心花怒放。但他没有想到,苏东坡对于万花会毫无兴趣,他在《以乐害民》中申明了他的主张:“扬州芍药为天下冠,蔡延庆为守,始作万花会,用花十余万枝。既残诸园,又吏因缘为奸,民大病之。予始至,问民疾苦,遂首罢之。万花会,本洛阳故事,而人效之,以一笑乐为穷民之害。意洛阳之会,亦必为民害也,会当有罢之者。钱惟演为洛守,始置驿,贡洛花,识者鄙之。此宫妾爱君之意也。蔡君谟始加法造小团茶贡之,富彦国曰:‘君谟乃为此耶?’”在文风浩荡的北宋时代,能够独具只眼看待万花会这一貌似盛世风光的“雅集”,公开提出不要以娱乐的名义损害民众的利益,并公开点名批评那些政要,苏东坡恐怕是第一人。苏东坡在文中点名批评了三个人,一是蔡延庆,即蔡京,被斥为“六贼之首”;二是钱惟演,“西昆体”骨干;三是蔡君谟,即蔡襄,曾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苏东坡并不是不喜欢扬州芍药。他在《东坡志林》中说:“扬州芍药为天下冠。”他之所以反对万花会,是因为它严重扰民。但废除万花会的措施,不像免除农民积欠、放宽水手携物那样让所有的人赞成。
       免除农民积欠,放宽水手携物,人人喊好。而“万花会”看起来是一种举城同庆的好事,美化家园,优化环境,本无过错。而且花花草草的事历来被视为风雅之举,一旦废除,岂不是煞风景?对这种反应,苏东坡早有预料。他针对当时的一些非议,在给友人王定国的信中坦然谈了自己的看法,宋人《墨庄漫录》中记道:“西京牡丹,闻于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为屏帐。至于梁栋柱栱,悉以竹筒贮水,插花钉挂,举目皆花也。扬州产芍药,蔡元长知淮扬日,亦效洛阳作万花会。其后岁岁循习,人颇病之。元祐七年,东坡知扬州,正遇花时,吏白旧例,公判罢之,人皆鼓舞。作书报王定国曰:‘花会用花千万朵,吏缘为奸,已罢之矣,虽杀风景免造业也。’

 

        扬州是东南繁华之地,物产丰富,生活优裕,这让喜好口腹之欲的苏东坡正中下怀。东坡爱吃。扬州的时鲜让他大快朵颐,一首《扬州以土物寄少游》道出了他对尝新的见解:“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亦时欲。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诗中提到了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等时令美食,他自己尝了新还不够,还要把它们送给朋友一起大快朵颐。

       东坡嗜茶。扬州蜀冈新茶在唐代就已出名,及至宋代被列为贡品。这年端午,东坡本来身体欠佳,但有朋友送来蜀冈的好茶,再配上天下第五泉的好水,让东坡霍然病愈。他挥毫写了一首《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咏道:“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杀猪宰羊,煮泉品茗,端午的美食让苏东坡忘记了病痛。苏东坡虽然在扬州只有短短半年时光,但扬州的每件事都沁入他记忆深处。扬州的盆景一向知名,东坡在扬州获得两块奇石,使得他欣喜不已。他专门为此写了《双石》诗,并在序中详细回忆在扬州寻获奇石的情形:“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正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他回想在颖州时,曾做过一个梦,在梦中看见一个地方叫做“仇池”。他把在扬州获得的奇石名为“仇池”,还把自己的一本杂著题作《仇池笔记》。

       苏东坡与扬州关系密切。他在《淮上早发》中说:“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诗中说他十次来往于江淮间,也就是说他曾十过扬州。苏东坡到扬州做太守的时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扬州。早在他赴杭州任通判时,就已到过这里。或许那时扬州对于他来说,只是赴任漫漫长路上一处泊舟停脚之地。但后来欧阳修离世,当他再经过扬州时,这里已是他寄托对恩师哀思之地。位于大明寺侧的平山堂,是他的恩师在扬州兴建的风雅唱和之所,而在平山堂的后面,就是苏东坡所建的谷林堂。东坡用“深谷下窈窕,高林和扶疏”的诗句,表达出对老师的敬重和仰慕。

       东坡调任湖州路过扬州时,扬州知州鲜于侁在平山堂宴请他。在宴席上,耳闻歌女吟唱恩师所作之词,目睹庭前伫立恩师手植之柳,苏东坡深感人事变幻,光阴倏忽,写下了一阕《西江月·平山堂》:“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看似消极厌世,实际上是洞穿人世而已。苏东坡对于扬州风物,大到一场花会,小到一块石头,都无不关心。有意思的是,他对扬州的历史掌故还咀嚼揣摩,别有心得,与众不同。例如扬州石塔寺的“饭后钟”故事,本是说王播在寺中读书受到僧人的戏弄,历来都是责怪僧人势利。但是东坡自有别解,他在《石塔寺》诗中反其意而用之,说:“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何为二十年,记忆作此讪。斋厨养若人,无益只遗患。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诗前有引:“世传王播《饭后钟》诗,盖扬州石塔寺事也。相传如此,戏作此诗。”虽说是戏作,但也不无新意。王播少时孤贫,蹭饭于木兰院,听钟声随僧众就餐。久而久之,为寺僧所厌恶。有一天,众僧故意开饭后才敲钟,等王播赶到时僧众已经收拾碗筷。这事使王播深感羞辱,于是在壁上题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后,王播位居淮南节度使高位,他重访木兰院时见当年所题旧诗居然被碧纱精心笼罩,深讶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于是又挥毫写道:“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饭后钟”的意义一般都认为是讥刺僧人势利,苏东坡却认为不是和尚势利,而是他们用“激将法”刺激王播苦读,此后他才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所以,苏东坡认为“饭后钟”其实是僧人激发王播读书的“苦肉计”。无论是从政还是为文,扬州在苏东坡心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记者/续炳义,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