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游历  >> 查看详情

令人神往的余姚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18-11-15 16:48:32  点击:2852 
分享:
    (《海内外》杂志社记者白璐、刘铖灵、续炳义浙江余姚报道)在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诞辰546周年(1472年10月31日)之际,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和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会员研修班在张建伟秘书长的带领下来到浙江宁波余姚四明山,通过几天的学习与参访,最大的收获是使大家认识、了解了余姚,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余姚,记者带着您一起走进文化历史厚重的余姚。
    余姚市,浙江省辖县级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余姚自古人杰地灵,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也是虞世南、王守仁、黄宗羲、蒋梦麟、余秋雨、沈君山等人的故乡。余姚文化属吴越文化,余姚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余姚河姆渡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6月,余姚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不明。
    余姚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总面积150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余姚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 
    余姚历史上曾为中国的科技事业作出过贡献,以虞氏家族为代表的天文学,三国虞翻是广州城开拓者著有《易律历》;东晋虞耸结合浑天说和盖天说理论,提出新的天体结构理论穹天论;虞喜在先秦宣夜说基础上,提出了安天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发现和研究“岁差”,比欧洲早二个多世纪。解放前,余姚有1个民教馆,无科研机构,1958年成立县科普协会,1978年建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至2006年,有市级科研机构12家、民营企业科研机构39个,省、宁波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6家,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6个。市级科技类学会14个,农村专业协会12个、街道(乡镇)科协21个,并与中国一百多所高等院校和一百多个县(市)建立了科技情报协作关系。 
    民国以前,境内有通俗图书馆、讲演所、运动场等,流行余姚滩簧(姚剧)、的笃班(越剧),是中国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宁波走书和四明南词发源地;民国后,文化有所发展,1923年出版《姚江周报》为境内最早报纸,1928年设立县民众教育馆,1929年首次举办余姚县小学联合运动会,1938年境内有学生参加上海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运动会;1930年成立县国术馆,1944年建立大众戏院。解放后,1950年创建县广播收音站,后改为余姚人民广播站、余姚人民广播电台;1950年建立新华书店,1951年建立余姚市越剧团(群力剧团),1956年建立余姚姚剧团(上述两团于2000年组建为市艺术剧院),1956年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60年建立余姚文联。1969年建余姚电视台,在龙泉山上设转播台,后设在丰山山顶;至2005年,余姚市有村落文化宫(中心)30个,浙江省、宁波市级东海文化明珠镇(街、乡)17个,市区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余姚影城)、余姚书画院、工人俱乐部、青少年宫、市政府会堂和20多处市民健身广场等文化活动设施。
    【姚剧】源于说唱、走书的曲艺。早期称“灯戏”、“鹦哥戏”。清乾隆时有班社10余个。活跃于余姚、慈溪、上虞、绍兴乡村。后流传于湖、嘉地区。光绪时进入上海,与苏滩、沪滩互为影响。演变成姚滩。清末民初,有班社50个,进上海演出的13个。并流传至舟山、新昌、嵊县。马楠本、童忠泰等演员还先后在上海永乐园、高乐楼、如意楼演出。大桂香、小山宝在上海唱片厂灌制卖小糖唱片。以后艺术上固步自封,内容有色情糟粕,日趋衰落。1953年黄承炳、胡家良等组成“余姚滩簧小组”,上演传统“采石榴”“打窗楼”及现代戏“漳河湾”。1956年9月省批准为地方剧种,定名为“姚剧”,成立余姚县姚剧团。剧目中传统剧目有72本,新编剧目有《半夜鸡叫》、《柏树坡》、《错进错出》、《强盗与尼姑》、《烦恼的喜事》、《沙场泪”、《传孙楼》等。 
    【余姚腔】与海盐腔、昆山腔、弋阳腔,同列为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发源于宋代。明嘉靖时,流行于常(州)润(州)池(安徽贵池)太(安徽太平)及徐、扬等州。在安徽池太一带同弋阳腔汇合成青阳腔。余姚采用联曲体结构。用板鼓、无管弦,运用滚手,在曲调前后或中间穿插接近口语韵文,使曲词通俗化,受民间欢迎。至明末,形成杂白混唱。以后衰落以致失传。据考证,明末起,流行于绍兴一带的调腔是余姚腔流派,宁海平调尚保留其遗响。 
余姚腔剧目、调繁多,据今人考证剧目有21个,曲调有93种。
    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余姚河姆渡镇,1973年6月底发现。经两期发掘、专家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科学测定,距今已有6900多年历史,为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发掘面积约占4万平方米,相互迭压为四个文化层组成,共出土文物7000件,第四层最为重要。(一)发现大量稻谷堆积。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发源地之一。(二)发现大批木结构建筑遗迹。房屋为木结构干栏式长屋,营建技术,已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并用榫卯接合。(三)出土刀、匕、锤、铲、矛、碗等木器。家畜遗骸数量繁多,哺乳类有灵长目2种,偶蹄目9种,啮齿目2种,食肉目11种,长鼻、奇蹄目各1种。此外爬行类3种,鱼类8种,并有犀牛、象等骸骨发现。(四)夹炭黑陶,主要有釜、罐、盆、盘、钵5种。(五)出土耜、镰、哨、箭、镞骨器等20种。(六)墓葬27座,随葬品42件,及数十具河姆渡人遗骸。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河姆渡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鲻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丈亭镇西岳村鲻山东麓。遗址南北约100米,东西约25米,出土石器有斧、凿;陶片夹炭黑陶为主。夹砂灰红陶次之,从各种器型综合考察,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第三层。距今六千年。 
    通济桥位于余姚城区舜江楼南。全长90多米,共106级,石砌3孔拱桥,桥身连两边桥堍,其长43.39米,中孔净跨14.2米。桥面宽5.61米,两侧石板22块,望柱24根,其中桥顶4根雕刻着狮首莲花座。东侧曰:“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西侧联曰:“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始建于宋庆历七年(1047)为木桥,称德惠桥,后易名虹桥。元至顺三年(1332)改建石桥,易名通济桥。现存之桥为清雍正七年重建。古时海船沿甬江入姚江西上,此桥为第一座桥,故称“浙东第一桥”。 
舜江楼位于余姚通济桥北堍旧城墙上。坐北朝南,二层五间,抬梁式穿斗式结合木结构,下层四周有围廊,连城墙高11.86米。元至元年间(1335~1340)建。后屡毁屡建。1982年遭火,同年修复。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