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游历  >> 查看详情

昆明“小气候”遇上改革开放“大气候”:造就“亚洲花都”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18-11-09 20:41:03  点击:10271 
分享:

  (改革开放40年・调研行)昆明“小气候”遇上改革开放“大气候”:造就“亚洲花都”

  中新网昆明11月9电题:昆明“小气候”遇上改革开放“大气候”:造就“亚洲花都”

  作者 缪超

  入夜,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中心“苏醒”过来,上万人次正在中心内进行交易,数量庞大的鲜切花将从这里始发,运往中国各地以及日本、越南、沙特阿拉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心外的广告牌上写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字样。

  昆明是一座有着四季如春“小气候”的“春城”,在改革开放“大气候”中成长为“亚洲花都”。

图为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中心内,买家查看鲜花品质。 任东 摄
图为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中心内,买家查看鲜花品质。 任东 摄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明代文人杨慎如此韵赞昆明。确实,地处云贵高原的昆明,四面环山,坐拥滇池,加之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因此,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素有“春城”之美誉,鲜花更是常年不断。

  改革开放之前,没有人想象过昆明鲜花能够成为“商品”。在昆明从事花卉贸易十多年的胡名松告诉记者,“昆明花卉产业萌芽在改革开放初期1983年,一位老妇人大着胆子挑着鲜花从郊区呈贡走了20多公里路到昆明主城区售卖。”

  “后来,呈贡农民将稻田、菜田改成花田,因为昆明气候十分适宜鲜花生长,且鲜花价格是蔬菜的好几倍。”胡名松说,“虽然花卉产业开始兴起,但仅限于在昆明当地交易,规模小量也小。”

  直到1999年,改革开放将中国与国际社会距离越拉越近。当年,昆明成功举办第99届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专业类世界会展的城市。

图为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中心内,数百花商正在进行花卉拍卖。 缪超 摄
图为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中心内,数百花商正在进行花卉拍卖。 缪超 摄

  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推动了昆明基础设施改善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成立,使得花卉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年前,昆明花卉以本地品种为主,品种数量稀少。”云南世博园艺有限公司生产研发部副经理邵志红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昆明带来世界各地最好、最优质的花卉品种,如北欧“虞美人”、朝鲜“金正日花”、美国“马鞭草”等。

  博览会丰富昆明花卉品种的同时,也引发当地一场花卉种植技术“革命”。邵志红说,早前昆明是“种田式”种花,原始粗放。因为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花农们学习到来自上海的先进花卉种植技术,引领一场昆明花卉种植方式变革,将科学种植技术慢慢推广到花田中,这才有今天昆明“工业化”的花卉生产规模。

  同样是在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胡名松从湖南来到昆明,将这里的鲜花发货给广州、上海的朋友。他说,“彼时,一些沿海城市在改革开放中率先富裕起来,人们喜欢用鲜花装点生活,大量外地商人和我一样看到了这个商机。”

  花卉贸易的关键在于时间、效率。在昆明花卉贸易快速发展同时,昆明空港经济区也迅速成长壮大。如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共开通航线359条,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线79条。

  每天,100多个大类约1600个品种,上千吨鲜切花在昆明斗南国际花卉市场完成交易后,由飞机快速运往中国8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日本、新加坡、泰国、沙特阿拉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已使得中国人普遍富裕起来,对鲜花需求量逐年增加,只要在斗南花卉市场做生意,没人会亏本。而且昆明正在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不断新辟的航线为鲜花找到更多市场。”胡名松认为,他的花卉生意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老妇人大胆且艰辛的买花历程成为昆明一则“城市故事”,昆明的“小气候”遇上改革开放“大气候”俨然造就了“亚洲花都”。(完)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