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查看详情

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八)武汉加油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20-02-15 12:28:29  点击:6634 
分享: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联合报道)目前正是与新冠病毒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国几乎所有的重症方面的专家都云集武汉,从外省支援武汉的医生加上军队的医护人员,将近2万多名。武汉本地也有将近万名医护人员。 

湖北一地,一时云集近十万名医护人员,战役不知道何时能够结束,但可以预期的是,更多逆行挺身而战的医护工作者将被感染。 


全国已有2000多名医护人员受感染,仅湖北就有6人死亡1000多人感染。 


从外省看,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力量已经有近2万人,其中至少有3000多名是重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如果医护感染得不到遏制,本就紧张的救援资源会更加紧缺。 

2003年SARS的4500多例病患中,被感染的医务人员占到20%,一方面说明病毒传染性高,另一方面说明医院作为交叉感染地带,风险高。 


目前所有在汉的有执业医生资格的退休人员、转岗人员和医学院学生,都被招募起来共抗疫情。这仍然远远不够。继此前数轮调集医护人员赴含援助后,国务院再次从各地调集超过2200名专门团队。另外,全国多个省份领导的一省包一市(湖北省地级市)的行动也已经紧锣密鼓展开。 



四大王牌齐聚光明顶!2月9日,近6000人组成的多支医疗队,乘坐41架次包机陆续抵达武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中国医疗界四大王牌军,这一次,共同会师武汉。男理光头女短发,像不像少林和峨眉大侠?其实,不仅仅只这四大医院,可以说,全中国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护士,这几天都去了武汉,都去了湖北。 全国资源正在不断向武汉集中,医护人员,更是全国向武汉紧急集结,中国大陆的白衣战士,不会临阵脱逃,只会向死而生。 中国,精锐尽出!
2020年2月12日,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增派2600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参照武汉火神山医院运行模式,承担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确诊患者医疗救治任务。 

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计划展开床位860张,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计划展开床位700张。两所医院均开设临床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药械、消毒供应、信息、医学工程等辅助科室。 

此次抽组的医疗力量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多个医疗单位。根据医院容量和建设进度,军队医护人员将分批投入支援,首批力量1400人于2月13日抵达武汉,并计划在第一时间展开相关医疗救治工作。 

截至目前,军队共派出3批次400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方舱论剑屠妖火神山!坦率地说,武汉战役,最让人焦虑的地方,可能还不是物资,不是医护人员。 
最伤神的,其实是医院太少、床位不够! 

现在,火神山医院大批收治病人,雷神山医院也已开始接收名确诊患者,但是,这两座应急医院,要是收治重症,毕竟只有2500张床位。那么多轻症怎么办?如果一直拖着,往往拖成重症;更重要的,居家隔离,往往成为家庭和社区感染源,引发更大疫情问题。好在,武汉想出了一个办法:搞方舱医院,这是世界上应对传染病疫情前无古人的创新之举、务实之策! 

2月3日晚武汉连夜建3家方舱医院,提供约4250张床位,方舱医院将扩至15所,未来甚至更多;看着五颜六色的被子,我们就知道,武汉现在有多拼! 

针对危重病人的定点医院床位,也在想方设法、争分夺秒地增加。现在,省委党校新校区、武汉市属4所高校正在改造为定点医疗点,共将增加5400个床位。2月8日,坐镇武汉指挥的孙春兰副总理,查看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下达死命令:在2月9日夜晚前完成改造任务,开始接收确诊患者。 


军令如山倒,看,这是武汉商学院,迅速行动,为每个床位配备的“十八件套”生活物资。这样一来,全市28家定点医院床位将扩展到8895张,加上原有的2万多张床位,总规模将达到3万张以上。有了这样的条件,武汉战场决战的条件就具备了。 


拉网排查不得漏一人!如果说,前面这三点是手段,那么,最终目标就是一点: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彻底打赢疫情阻击战!孙春兰指导督导湖北省、武汉市刻不容缓依法采取果断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真正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几个关键词: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举全市之力,上门排查“四类人”,网格化管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应收尽收,不折不扣:相关人群被确定,须第一时间送隔离点和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刻不容缓、第一时间:光听语气,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紧迫感,这不仅是督导,更是督战!也就是说,武汉,正在实行地毯式清查,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这是铁命令,就是要咬下这场阻击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总攻令已下达,冲锋号已吹响,一场没有硝烟的大决战打响了! 宁可前进一步危,绝不后退半步生,这一刻,武汉就是上甘岭,所有人都是英雄战士。

调兵遣将下沉干部,战略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2月9日,武汉全市开展了一个大行动:整合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及高校教师,共16739人,下沉到疫情较重的社区,统一编入街道社区工作队,全天候全覆盖排查“四类人员”。这种干部上下联动、社区左右互通的网格化管理系统,犹如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系统,一下子打通了省市防疫指挥部与市民的血液和神经连接,增强了打赢抗疫战的整合能力。 

封城之举,是武汉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即使是出于被动。武汉市民曾深陷医疗资源匮乏和对求医无门的恐惧当中,我们已经,也要继续举国之力,援助武汉!如果可以选择,宁愿定义成一场战争,把学校和机构操场改成露天发热门诊和帐篷病房,加大诊断和救治能力的同时减少传染机会。所幸,这个伟大的国度,已经展开行动! 

湖北多次举办发布会 

从1月22日起,湖北省已经举办了多场新闻发布会,有不少官员陆续在会上介绍抗击疫情的相关情况。出现在1月22日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的是湖北副省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杨云彦。当天,湖北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应急响应。1月24日,湖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 

1月26日晚,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和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情况。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王晓东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让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揪心,我们感到非常痛心、非常内疚,也非常自责。 

1月27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出席发布会。 

1月30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超良出席发布会。 

2020年2月8日,武汉“封城”已满17天,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蒋超良提出了一项有明确时间表的新要求: 
集中两天时间将全市累积的所有疑似患者检测完毕,释放医护力量和医疗资源,集中用于确诊患者。 
2月8日,蒋超良在武汉市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时提出了七项明确要求,这是其中之一。 

2020年2月6日,武汉召开肺炎疫情全面排查动员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 

孙春兰指出: 

要全力抓好源头防控,武汉市要举全市之力入户上门排查“四类”人员,测体温、询问密切接触者,全面落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 

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要第一时间将“四类”人员送往隔离点和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实行首诊负责制、首访负责制。 

也就是说,武汉,终于要开始地毯式清查了。而且,这是铁命令,所有人都要查到,不能漏过一户,不能漏过一人。 

1、上门排查,不漏一人:举全市之力,上门排查“四类人”,网格化管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2、全面检测,加力完成:最晚至2月7日检测完所有疑似病例,完成所有的核酸检测。 

3、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相关人群被确定,须第一时间送隔离点和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避免一次又一次的人为交叉传染,这是当前武汉能够切断病毒传染的最好办法了。 

做出重大决定,对武汉来说,可谓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要知道,武汉采取的这一政策,将有可能会影响到数万人,对武汉的后勤保障、医疗设施等等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但是,为了阻止病毒继续扩散,武汉拼了。 

陈一新将任中央指导组副组长,王贺胜将任湖北省委常委。这两项人事安排,主要是着眼当前疫情防控的大局。 
陈一新强调,要“病床等人”不能“病人等床”,确保“应收尽收”、“每日清零”。想要疫情出“拐点”,先要信心出“拐点”。要提振士气、凝聚民心,实行“三量管控”: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目前,武汉医护人员支援力量已达到近2万多人,但在重症治疗过程中,对专业人员资源的需求和缺口比较大。 

“武汉地区医护人员,特别是重症医护人员已长期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身心疲惫。基于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武汉的援驰力度在不断加大。”郭燕红介绍,目前,总的医护人员支援力量已经2万多人,其中有3000多名医护人员都是重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同时还有全国最强的、水平最高的重症救治的专家团队。在武汉,负责指导、会诊、巡诊。 

在护理人员方面,郭燕红说,“在重症监护的病区,护士担负的工作非常重要。在增强重症力量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增派ICU的护士,第一批是600人,后来又不断增加,现在在湖北和武汉工作的ICU护士已经近3000人,今天还要派出十几支队伍,也是ICU的医护力量。” 

郭燕红表示,除武汉以外的一些地市,医疗资源和病人需求之间也存在矛盾,现在建立了16个省支援武汉以外地市的一一对口支援关系,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病人的救治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