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萃  >> 查看详情

情绪激动时大脑一片空白 我该怎么办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18-11-09 20:39:56  点击:8713 
分享:

  情绪激动时大脑一片空白 我该怎么办

  11月2日上午,朋友圈因为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公布而突然刷屏。

  人们惊愕、慨叹、愤怒。最无法接受的是,竟然因为一个小小的原因而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15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成为情绪恶化引发冲突的陪葬。

  真相令人扼腕叹息。回想一下当初的情形,如果知道会是这样的后果,相信司机和乘客二人,任是谁,也一定不会做出当时的举动。不知道在公交车坠向江面的那一刻,他们会不会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生活中,因为一时情绪失控酿出惨案的例子比比皆是。想起有一次我和老爸讨论男人的血性时,老爸说:中国男人多有血性啊,吃饭时因为孩子吵闹双方家长都能互殴至一死一伤。而在心理咨询中,类似的对话更是常见:老师,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了,我感觉头脑中一片空白,然后就……;理智告诉我应该这样做,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也不知道为何丧失理智……

  看起来,表面的归因大多是“一时冲动”,是暂时丧失理性后的偶发行为。我猜,很多旁观者都会发出类似的感慨:这事值得这么激动吗?如果换做是我,肯定要理智得多,不至于像你们一样……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看未必,上述自信的判断是基于理性思维,要知道,情绪爆发的一瞬,恰好难觅理智的踪迹。

  人为什么会“一时冲动”?这要从大脑讲起。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人类大脑中有“理性脑”和“情感脑”两条神经环路,前者的核心是前额叶皮层,后者的核心是杏仁核。“情感脑”几乎不受“理性脑”控制,可以在没有任何高级认知功能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对情景做出反应,让我们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这就是我们在情绪爆发时大脑一片空白,事后懊悔不已的原因。

  精神动力学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在我们的情绪感受中,往往存在着一种平行的关系,一边是此时此刻的感受,而另一边则可能是我们的人生早期体验到的情绪。这些大量的早期情绪记忆则储存在杏仁核。

  也就是说,所谓的一时冲动,可能并非是此时的情感在驱动,更可能是杏仁核将过去的情绪记忆与眼前的事实进行了迅速且不甚精确的匹配,致使储存于其中的久远情绪记忆被读取。

  情绪的破坏性,恐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得多,它会让一个人在全然不自知的情况下,吞噬掉他的理智,操控他的行为,这正是它的致命撒手锏。

  情绪看似魔鬼,我们是不是毫无办法?

  个人认为,在临床中用于指导心理咨询实践的“心智化”模式可能会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路。

  “心智化”大致等同于“反思模式”,是一种能够辨识出自身与他人的心理功能的能力。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往往致力于提高来访者理解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使个体对他人的关注不仅停留在外在的行为。

  那么,怎么提升自己的心智化能力呢?

  首先,监控生活事件所引发的情绪,培养对情绪状态的觉知,理清各种情绪相应的行为表现,即“我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次,认识情绪背后的根源,对过往经历进行梳理,改变自己对过往经历的认知,即“我知道情绪背后的原因”。

  最后,强化理性脑的思考能力,习得新经验,建立完整的自我觉察,即“我知道该怎么办”。

  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之后,下一步是“将心比心”,也就是能够意识到并进而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说起来简单,练习起来并不容易,然而这很值得我们一试。一个人越是能够做到理解自己与理解他人,就越有可能成长为心智成熟的人,也越有可能摆脱情绪的枷锁而获得自由。

  所以,从现在开始,关注生活中那些“不假思索”做出的行为与“脱口而出”的话语吧。

  (作者为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博士)

  王玮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