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查看详情

[艺术微访谈] 周起翔的司马迁情结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21-04-08 16:17:01  点击:12733 
分享:
       时间:2018年7月的一天
       【汉明】上乘的雕塑作品不仅仅是纪念,更是一种精神的折射,是一种面向永恒的精神出发。而您从创作开始,希望把司马迁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周起翔】 司马迁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史官,一个铁骨铮铮的正直的人。


 
       【汉明】 韩城司马迁祭祀广场与黄帝祭祀广场、孔子祭祀广场并称为中国三大祭祀广场,想必韩城司马迁祭祀广场上的司马迁雕塑雕塑者是经过了层层的挑选?
       【周起翔】是的,经过认真的挑选,选择我来做这个雕塑,感谢韩城人民对我的信任。
       【汉明】先后用了多长时间创作这幅塑像?
       【周起翔】整整三年。
       【汉明】您是怎么确立司马迁的面容的?
       【周起翔】我是大量地观察了司马迁后裔的面部特征,发现他们鼻子略高,颧骨略高。我就把这一特征吸收到了创作中。

(图片截自网络)
 
       【汉明】人的一生会经历千回百转,对于司马迁来说更是这样,你选择了司马迁一生中什么情境展开塑造?
       【周起翔】愤怒出诗人。雕塑也一样,愤怒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良心。我选择的是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这样一个历史瞬间。李陵是司马迁的朋友,司马迁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汉明】为了做到精准传神,你主要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周起翔】 以写实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把西方写实与东方写意想结合。我读了大量的关于司马迁的文献,也请教了多位学者,力争做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雕塑中的司马迁像高18米宽6米,他目视西北,半握书卷,美髯飘飘,飘带飘摆,仿佛正从风中向我们走来。我要塑造的就是这样一个一身正气、不畏强权的先贤形象。
       【汉明】听说为了雕刻司马迁的眼神,你琢磨了两三个月。
       【周起翔】是的,古人讲“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指的就是眼睛。眼神是可以直通灵魂的。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我通宵达旦地思考,有时候梦里出现的都是司马迁,我对于司马迁的眼部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得以完成。素描里讲究明暗交际线,雕塑可以借鉴这些元素增强艺术感染力。我希望后人在观赏这尊雕塑的时候,能够通过司马迁的眼神感知到司马迁的精神世界,被这位先贤的风骨所感染。在创作司马迁雕塑的三年里,我体重降了12斤,这三年,精神一直是亢奋的,我一度不愿意离开创作室,似乎就愿意活在汉代里,沉浸于与司马迁的对话中。我希望把司马迁还原为人,为了给泥土以生命,为了激活一个灵魂,我认为付出任何艰辛都是值得的。
       【汉明】完成一件雕塑如同救活一个远去的生命,完成司马迁这样一位先贤的雕塑是不是格外有成就感?
       【周起翔】是的,当雕塑在广场上揭幕,听到祭祀音乐响起的那一时刻,我真的是百感交集,我感到自己终于把一位先贤的气质、气韵留在了中华大地上,作为一个崇尚艺术的人,也算给后人做了一件事。
       【汉明】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就仰慕司马迁的?
       【周起翔】早在1981年我就创作了一尊司马迁的雕塑,当时还是学生,到2011年创作完成韩城的司马迁雕塑,中间整整过去了三十年,三十年我心中的司马迁情结一直没有中断,而是越来越浓。
       【汉明】你的心中为什么如此强烈地形成了司马迁情结?
       【周起翔】我由衷敬佩司马迁的人格,我认为司马迁是一个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讲实话的人,当他为李陵辩护面临灾难时,有人建议他用钱来买通的时候,他说他不想用钱来交换,宁愿受其辱。在遭遇了腐刑之后,他说这个世界上司马迁这个人已经没有了,他的余生是为了完成《史记》而活着,拿生命换《史记》。司马迁墓里没有司马迁,只是一个衣冠冢,但是司马迁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又是多么大啊!他最终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是开一代风气的人,如果没有《史记》,我们中华文化的走向有可能都是另一番模样。司马迁不在乎当多大官,赚多少钱,而在乎精神上影响多少人。对于中华文化来说,先贤们就像大美不言茫茫苍苍的秦岭,正是这些人坚守良知挺起了中华文化的脊梁。
       【汉明】不同的文明会产生对比与称重,这些年,你从事中美、中法等中西方文化交流,也把个人美展开到了法国巴黎,坚持在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游历,在东西方的对比中,你再回看司马迁这尊雕塑作品,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周起翔】中华先贤的重量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伟大的,我当时运用写实和写意交融的方式来创作现在看来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但我在罗丹博物馆看了两天,我感到艺无止境,我又新的感悟,有机会我还会继续创作以司马迁为主题的作品。
       【汉明】司马迁可以说是士文化的先驱,司马迁这尊雕塑之后,你是不是形成了塑造中华先贤的这样一个创作走向?
       【周起翔】是的,我先后又创作了大禹治水、五帝像、孙思邈等作品,我创作的于佑任像,其家人看到后当场潸然泪下,这让我再次看到雕塑在以人为本、建构人类精神上的价值,雕塑仿佛有留住时光的功能,他固化可以触摸的生命,让人类的精神之美永留人间。


 
       【汉明】学雕塑能挣到钱吗?你当时报考雕塑专业时是否想到这个因素。你是如何喜欢上雕塑的?
       【周起翔】学生时代受我哥的影响喜欢美术,后来看了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当时就觉得雕塑太美了,太有震撼力了,能把英雄留在人间,于是就报考了西安美院学习雕塑。当时完全没有想靠雕塑能否赚钱生活。


 
       【汉明】学雕塑需要什么样的天赋?
       【周起翔】因为雕塑是三维的,所以学雕塑的人需要空间想象力要好,有很强的透视能力和解读能力。对形的理解要大于对颜色的理解。学雕塑的人不怕色盲但怕形盲。
       【汉明】学雕塑是不是特别地辛苦?
       【周起翔】实际上一切艺术道理是相通的,我认为作为艺术家,要像麦客儿一样有一种踏实诚恳的劳动态度。作艺术家脑力、体力、毅力、眼界有时候一样也不能少,这需要天天出工,日积月累。
       【汉明】审美能力是一个民族重要的能力,你是不是在一边创作,也在一边传播雕塑艺术?
       【周起翔】在法国我看到一位家长带着自己也就三、四岁的孩子一次、两次、三次来到美术馆里,每一次都问孩子新的感受,他们太重视美术教育了。还有一次我在法国超市里买东西,当店主知道我是艺术家时,干脆关了商店开始跟我谈艺术,你能感受到法国人在骨子里就喜欢艺术。我在终南山里建有一个"周起翔美术馆",越来越多的孩子来这里感受雕塑艺术。我一方面隐居终南,另一方面我一直在感悟,让艺术如何更个性化地造福大众。艺术一定要走出象牙塔,艺术是属于全社会的。


 
       【汉明】艺术可以与城市建设、各种工业及文创产业融合,比如说我们国家以汉唐为内涵的白酒,如果用雕塑的理念来做酒瓶设计,是否能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周起翔】有企业家已经开始与我联系,比如只作一百瓶酒,但这个酒瓶子比酒都贵,具有永久性收藏价值。美是一种竞争力。为什么奢侈品大多在欧洲,因为它美。现在大家都讲体验经济,雕塑可以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现在西安的高档商店和咖啡馆已开始借助画展提升商业的品位了。艺术家要保持好奇心,艺术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艺术是创新的重要维度,以文化创意的理念,艺术可以更多地贡献于我们的新时代。
       【汉明】艺术家是以作品来与社会交流的,经过时光的打磨,雕塑会越发展现它的苍古之美,您去韩城一定还会去司马迁的雕塑广场去走一走吧?
       【周起翔】是的,我一直认为艺术作品是有自己独立的生命的,司马迁雕塑是青铜制作的,如果你哪天发现了塑像生出了青绿的铜锈,那就证明雕塑家只是续写了一段使命,而这件作品开始拥有自己的生命灵气了。

       记录完这次访谈,我不禁有感而发,写了几句诗赠予周起翔先生:
倾慕先贤多少年,
呕心沥血逾千天。
一尊雕像肃然立,
永留正气在人间。
2018年7月7日写于北京皆是园


 
       画家简介:周起翔,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创作中心副秘书长、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美中西部文化交流中心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西安文理学院兼职教授。擅长写实雕塑,制作的张义潜、于右任等名人的肖像,不仅得到业内人士的推崇,更由于写神到位而使得其家属面对雕塑潸然泪下。绘画主攻山水和人物,作品《村娃》入选“亚西亚国际水墨画大展”,作品《麦客》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安塞腰鼓》入选“北京2008届奥运会”。
       数十件作品参加国家级及省市级展览并获奖,先后被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等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个人及作品曾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人民日报》及美国《中国日报》,澳大利亚艺术新闻等专题报道。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