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媒  >> 查看详情

36家海内外华文媒体走进广西梧州参访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25-06-26 07:00:51  点击:164686 
分享: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南宁报道)2025年6月25日,由广西侨办和广西侨联联合主办,南宁市侨办、梧州市侨办和华声晨报社承办的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行活动走进梧州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韩国、美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0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来自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等6家国内媒体齐聚广西 以“聚华媒之力·展八桂新风”为主题,汇聚各方媒体力量,面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
       在24日采访行的启动仪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办主任林怀勇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做文明互鉴的“架桥者”,鼓励媒体朋友走进壮乡苗寨,通过“文化特写”“民俗故事”等栏目,让海外受众看到广西之美;做发展机遇的“传播者”,让世界看见广西在区域合作中释放的发展机遇,读懂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广西智慧”;做媒体融合的“探索者”,发挥海外传播优势,与广西媒体共建“云端合作实验室”,尝试用多语种直播、VR全景报道、虚拟主播等新形式,让广西故事以更贴近海外受众的方式“破圈”。

       梧州市‌,简称“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西东部,东接广东肇庆、云浮,南连玉林与广东茂名,西邻贵港、来宾,北靠桂林、贺州,总面积1.26万平方千米。梧州市下辖3个区(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和3个县(苍梧县、藤县、蒙山县)以及1个县级市(岑溪市)‌‌。
       梧州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代,当时归属桂林郡。汉高后五年(前183年),赵佗建苍梧王城,标志着梧州建城之始。隋开皇三年(583年),广信县改苍梧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梧州。元时先后设梧州路安抚司、总管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梧州路为梧州府;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设两广总督府。清时,梧州为府、县治所。1912年,梧州军政分府被撤销,恢复了梧州府。1927年6月,梧州市正式成立,归属广西省。此后行政区划多次调整,1997年梧州地区更名贺州地区并移治,梧州市增辖藤县、蒙山县,代管岑溪市。2003年撤郊区设长洲区,2013年撤原万秀区、蝶山区,成立新万秀区和龙圩区‌‌。
       梧州市的地理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中部苍梧县—梧州市区一带的西江沿江地区分布着由第四纪冲积物组成的三级河谷阶地。市区北北东、北东和北西向的褶皱和断裂比较发育,对地貌形态的展布特征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地貌类型主要包括丘陵、垄状低丘和波状低丘等‌‌。
       梧州市的经济发展也较为迅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十二个省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之一。梧州市交通便利,水路距广州341千米、香港436千米、澳门384千米,与粤港澳一水相连。铁路洛湛线、南广线过境,每日经停梧州动车130多趟,开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动车60多对。此外,梧州至周边设区市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与南宁、柳州、广州、佛山、肇庆等周边城市一至两小时交通圈。梧州西江机场通航城市12个,形成了国家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梧州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梧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经过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梧州活动的原始部落称为“苍梧”人,为越族分支‌‌。汉高后五年(前183年),赵佗称南越武帝,封赵光为苍梧王,建苍梧王城,这是梧州建城之始‌‌。
       梧州在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汉时期,梧州作为苍梧郡治所,历经三国、唐宋等时期,一直是岭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唐代以后,梧州逐渐成为商贸重镇,特别是明清时期,梧州作为两广总督府的驻地,成为两广的政治、军事中心‌‌。民国时期,梧州成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商业贸易极为兴旺‌‌。
       梧州的文化特色丰富多样。梧州乐是当地特色文化之一,具有“音节闲美,有京洛遗风”的特点‌‌。此外,梧州的生铁冶炼技艺在宋代达到高峰,被誉为“天下美材”‌‌。梧州的地名文化也极具特色,许多地名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例如,东正路作为梧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历史可追溯至汉代,见证了梧州的兴衰变迁‌‌。
       近年来,梧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构建“立体化挖掘、全景式宣传、多元化转化”的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激活了地名文化的活力。例如,通过组织地名保护活动、梳理核心地名故事、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宣传,使古老地名焕发新生机‌‌。

       梧州市的主要经济特点包括: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发展港口物流和航运;以人工宝石加工、六堡茶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传统工业如制药、食品加工主导;农业特色经济突出。
       首先是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梧州位于西江航运干线上,是广西东部门户,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水运便利,物流业发达。
       其次是特色产业。人工宝石产量占全球70%,六堡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形成特色农业与手工业集群。
       再次是产业承接。作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吸引制造业和加工业投资,如电子、纺织等。
       此外,传统工业基础。制药(如广西制药集团)、食品加工(龟苓膏、蜜枣)为支柱产业,技术积累较深。
       最后是农业经济。亚热带气候适宜种植茶叶、肉桂、八角等经济作物,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
       总之,梧州经济兼具区位物流优势、特色产业支撑及传统产业转型特征,形成多元化结构。

‌       梧州市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六堡茶产业和岭南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梧州市的六堡茶产业是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梧州是著名的“六堡茶之乡”,六堡茶以其“红、浓、陈、醇”的特点著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康养价值。梧州市通过传承传统六堡茶制作非遗技艺,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促进了就业和增收。目前,梧州市拥有近1.4万公顷的茶园,2024年茶产量达1.3万吨,直接产值达20.50亿元,综合产值达100亿元‌‌。
       在岭南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梧州市致力于打造岭南历史文化名城。梧州市政府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推进岭南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通过城市更新项目规划设计和市容市貌提升改造工程,塑造独具岭南特色的城市风貌。梧州还积极修缮保护古遗址、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开发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梧州的骑楼城、中山纪念堂、李济深故居等历史建筑得到了修缮和活化利用,成为游客了解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梧州市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包括《梧州市推进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旨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岭南历史文化名城。通过这些措施,梧州市的文化产业得到了显著发展,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省‬侨联‬海外‬顾问‬、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