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木市是陕西省辖县级市,由榆林市代管。位于陕西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总面积7635平方千米,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市)。截至2023年6月,神木市共辖6个街道、14个镇。截至2022年12月,神木市常住人口57.88万人。神木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规模最大的石筑城址,为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及黄河流域的文明中心。神木历史上一直地处边塞,素有“神木弓马甲天下”的美誉。英雄杨家将就在神木居住,神木是名副其实的“杨家将故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神府儿女在这里浴血奋战,保卫红色政权,为新中国建立做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代代神木儿女围绕陕甘宁革命老区、国家级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核心、“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几”字弯城市群等多个高层次区域性战略,抢抓机遇,踔厉奋发,市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神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县级市,国家“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接续地,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县级市。神木市域有内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红碱淖、二郎山、尔林兔大草原、石峁遗址、麟州故城、神木老城、神府革命纪念馆。2023年,神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47.10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54.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3.5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5:83.26:15.49。

神木市位于陕西省北端,黄河中游,长城沿线,东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相望,西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巴旱采当为邻,南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乌兰木伦毗连。介于北纬38°13′—39°27′、东经109°40′—110°54′之间,市境呈不规则菱形,南北最大长度约141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95千米,总面积7635平方千米,居陕西省内各县之首。城区位于市境中心略偏东南的窟野河东岸,约在北纬38°58′、东经110°30′处,东至马镇葛富村65千米,西至尔林兔镇石板太村54千米,南至秃尾河口的界牌村85千米,北至大柳塔后石圪台村77千米。

神木历史悠久,积淀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品质独特的古迹、文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神木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许多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截至2022年末,神木市共有文保单位79处,国家级2处(石峁遗址、麟州故城)、省级18处、榆林市级3处、神木市级56处。石峁遗址位于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的台塬梁峁之上。1927年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关注石峁遗址并派高家堡籍北大学生韩寿萱回乡调查。1958年石峁遗址于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被文物工作者发现。20世纪60—80年代均有考古工作者进行调查和试掘,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开始系统考古发掘工作。持续进行的考古工作表明,石峁遗址石峁石城始建于距今4300年前后,沿用至距今3800年前后,由黄城台、内城、外城3部分石砌城垣构成,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是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规模最大的石筑遗址。石峁遗址城内密集分布着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石雕、玉器、陶器、骨器、壁画等珍贵文物。

杨家城即麟州故城,位于店塔镇杨家城村,始建于唐代开元十二年(724年),金、元、明历代改徙、时兴时废,明正统八年(1443年)新建县后废弃,共历时719年。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杨家将,为麟州当地豪族,故民间把麟州故城称为“杨家城”。麟州故城在古代军事地理位置重要,“西屏榆阳,东拒河朔,南卫关中,北控河套”,为宋代抗击契丹、西夏的边防要塞,宋代名臣文彦博、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等来此巡察,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道光《神木县志》载,城东南原有松树三棵,大可两三人合抱,人称“神木”,今神木一名即由此而来。故城依山形呈不规则长条形分布,南、西、北三面临河沟,地势甚为险要。城址由内城(紫锦城)、东城、西城、北城4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城组成。城垣总周长约7829米,面积约90万平方米,存有城垣、城门、瓮城、角台和马面等遗迹。

神木市共有战国秦、隋、明三个时期的长城资源550处,总长302千米。战国秦长城即秦昭襄王长城,北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沿大柳塔镇区东部向南延伸,经大柳塔镇、孙家岔镇、店塔镇、滨河新区街道、西沙街道、西沟街道、高家堡镇,在市域大致呈南北转东南走向,全长约105千米。战国秦长城遗存共153处,其中敌台47处,烽火台32处,关1处,堡2处,险6处,长城段65处。隋长城主要分布在境内西沙街道、西沟街道,北起孟家马牙村,南至新圪崂村,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2千米。隋长城遗存共23处,其中敌台3处,烽火台13处,险1处,长城段6处。明长城由府谷县向西南延伸进入神木市境内,分为两条,俗称大边和二边。大边途经店塔镇、永兴街道、麟州街道、西沙街道、西沟街道、迎宾路街道、高家堡镇进入榆林境内。二边途经永兴街道、麟州街道、西沟街道、迎宾路街道、高家堡镇、贺家川镇进入榆林境内。明长城在神木市境内均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全长约185千米,其中大边长约85千米,二边长约100千米。明长城遗存共374处,其中敌台160处,烽火台92处,马面18处,关13处,堡9处,营1处,险29处,长城段52处。

神木市东临黄河,北连内蒙古,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既与晋西北各县相似,又受内蒙古邻近诸旗的影响。以市区为中心,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风俗民情有别的区域。南部地区,沟渠山峁多,村落集中,群众多聚族而居,多数村庄以姓命名,村民耕作较细,群众多选择依山傍水、向阳避风处建窑洞居住。北部地区,地广人稀,杂姓散居,群众农牧结合,多造土木结构房屋居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风移俗易,全市人民生产、生活习俗渐趋一致。 神木市东临山西省、北接内蒙古,方言属于“晋语”语系,又受蒙古语影响。全市大致分为三个方言区:北乡话(以城区方言为代表)、南乡话(与山西省兴县方言相似)、万镇话(与山西省临县方言和陕西省佳县方言相似)。 居民饮食素以小米等杂粮为主食,喜食羊肉,烹饪方式以煮炖为主,传统小吃有羊杂碎、粉浆饭、干烙、粉皮、碗托等。(记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专委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