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语:ئۈرۈمچى شەھىرى),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Ⅰ型大城市,二线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截至2022年,全市辖7个区、1个县,总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08.24万人,城镇化率96.5%。乌鲁木齐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新疆中部、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介于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5°00'00"之间,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毗邻中亚各国,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有“亚心之都”的称呼,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2500千米)。西汉初年,汉朝即置戊己校尉在乌鲁木齐近处的金满(吉木萨尔)设营屯田,维护丝路北道安全;唐朝时期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清朝在新疆驻军开始大规模开发,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改称乌鲁木齐,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2023年,乌鲁木齐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68.46亿元,同比增长6.0%。

乌鲁木齐方言有中原官话、兰银官话等。同时还有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多种民族语言。由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市民大多都讲普通话。乌鲁木齐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至20世纪中期,新疆共有6种宗教,即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等7个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汉、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中的一些人信仰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汉族中的一些人信仰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信仰东正教的主要是俄罗斯族。另外,还有一些民族如满族、锡伯族中的一些人信仰萨满教。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的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华丽堂皇,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着彩色连衣裙,戴鲜艳或洁白的头巾,喜爱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男性爱穿西服、绣花衬衫或袷袢等。维吾尔族男子还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戴绣花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异。如维族男女都喜欢戴绣工精致的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猫头鹰羽花帽;柯尔克孜族青年妇女则喜欢戴红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沿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回族男性则为黑白小圆帽,显得整洁庄重。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欢穿长统皮靴。每逢喜庆节日,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装,色彩斑斓。(记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专委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