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是一个多宗教地区,历史上曾有过萨满教、袄教、摩尼教、道教、景教等多种宗教。现有伊斯兰教、佛教、墓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道教等6种宗教。伊斯兰教是新疆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为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东乡、保安、撒拉等10个民族中的群众信仰,人口约1000万。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使各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从法律上保证了各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障了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维护了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疆,各族群众可以全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没因信仰宗教而受到歧视或不公正待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中国新疆伊斯兰教高等学府。1983年筹建,1987年落成。位于乌鲁木齐市延安路。总建筑面积6183.69平方米,其中综合教学楼3749平方米,清真寺大殿530.42平方米,沐浴室283.64平方米。整个建筑工艺精细,布局严整,雄伟壮观,具有维吾尔民族特色和阿拉伯建筑风格。学院宗旨是为新疆各族穆斯林培养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具有相当伊斯兰教学识和现代文化水平的新一代宗教教职人才。设有本科,学制为5年。同时开设进修班,培训在职的阿訇、毛拉、伊玛目。进修班学制为一个学期,每年计划培训200人。1987年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班学员45名,1988年招收了第二届本科班学员45名。学员由各地推荐,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本科班课程设有:《古兰经》、圣训、教义、教法、教史、古兰诵读、经注学、阿拉伯语、现代维吾尔语、现代汉语、政法常识、史地、体育、现代科技知识讲座等。学院下设院长办公室飞教务处、行政处等机构,在编教职工45人。续建工程有联合办公楼、图书馆、住宅楼等。

据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副主席介绍,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是全国唯一用本地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授课的伊斯兰教经学院,学院的主体建筑有一座四层综合办公楼,一座可溶纳千人礼拜的清真寺,一座四层学生公寓,餐厅,会议厅,浴室,天然气锅炉房,车库及三栋职工住宅楼,学院整体建筑既有伊斯兰教传统风貌,又有浓厚的新疆少数民族建筑特色。学院内设机构:学院办公室;教务处;学生管理处;教研室;总务处(正县级)。学院是自治区民委(宗教局)下辖的二级局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 62 人。实有人数59人,其中:在职事业编48人,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14人,退休人员24人。办学方针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独立办教的原则,通过培养教育、造就一支热爱祖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宗教学识,并能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年轻一代爱国宗教教职人员队伍。

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接着说,学校既有学制5年的本科,也有培训在职阿訇、毛拉、伊玛目的进修班;现已开设古兰经、圣训、教义、教法、古兰诵读、经注学、阿拉伯语、现代维吾尔语、政法常识等多门课程,毕业生多数在新疆各地大型清真寺从事教职工作。学院宗旨是为新疆各族穆斯林同胞培养新一代宗教教职人员,“通过培养和教育,造就一支热爱伟大祖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宗教学识的接班人。”对于境外势力针对新疆的造谣,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院长说,真主赐予我们两个耳朵、两只眼睛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多看,以自己的真知实见去认识这个世界;而嘴巴却只有一个,因为讲话必须是一个样子,“我们说任何事情都应该实事求是,说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希望记者们能真实记录、报道你们在新疆的所见所闻。”

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副主席告诉记者:“通过培养和教育,造就一支热爱伟大祖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宗教学识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