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博馆为他更名了!你可知“丁龙”,不是我真名……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24-06-14 10:45:55
点击:99411
近日,“丁龙”的后人黄畅泉带着10多位从美国、加拿大、香港和云南等地远道而来的族亲走进侨博馆,在“丁龙”展区前,他发现,原本曾祖父肖像下的“丁龙”改为了“进隆(丁龙)”。“改回来了,真好!”黄畅泉高兴地对族亲说。
原来,当年马万昌出国时,根据习俗取了“进隆”为自己的字,在美国登记时,因美国人不了解汉语,便以音标“Dean Lung”作为登记。
“其实这是台山白沙话‘进隆’的发音,当时专家学者寻找我曾祖父时,用了普通话的读音进行翻译,所以成了‘丁龙’。”为了佐证这个说法,黄畅泉还拿出当年相关信件原件:已故台山华侨马维硕于1972年写给家属的信中提到,他的父亲马万昌在美国所用名字为“马进隆,Mar Dean Lung”;不但如此,黄畅泉还有一个信封,上面清楚写着“进隆万昌收”,上面盖有当时清政府以及美国政府的邮戳。
今年年初,黄畅泉与妻子第一次参观侨博馆,并把挂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曾祖父照片修复照以及各种相关资料复印件赠予侨博馆。在参观过程中,对于侨博馆展示出的从江门走出去的华侨华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历程十分触动。在参观其曾祖父展区时,他在马万昌画像下,指着“丁龙”二字,对侨博馆相关负责人建议:“展区办得很好,但我曾祖父的名字应该是‘进隆’,而不是‘丁龙’。‘丁龙’虽然读音相近,但不是我曾祖父的名字。”
“现在我们中国强大了,文化等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以前西方以为中国就是落后的、野蛮的。但在汉学推广后,他们知道我们有着传承了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现在很多人都仰慕中国文化。我在美国,走进超市,有服务员甚至会用中文跟我打招呼,向我讨教中华文化,这让我很自豪。”黄畅泉分享道,“这也让我对曾祖父当初做的事情感到由衷的钦佩,他虽然读书不多,但目光看得很远。”
除了参观侨博馆外,当天上午,黄畅泉一行还参加了台山白沙镇千秋村“进隆路”揭牌仪式。进隆后人马若文参加了揭牌仪式后,又参观了侨博馆,看到曾祖父的事迹后,心情十分激动,他表示:“激动得讲不出话来,原来这些事情都是真的!我奶奶以前给我们讲故事,说你们做人啊,就要学曾祖父,低调、做善事,在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