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媒  >> 查看详情

海南老屋,“新”得很!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23-11-08 10:31:55  点击:90071 
分享:

海南不同类型的老屋很多

打开时光密码

会发现它们

有的书写着家族世代的

冷暖悲欢

有的见证着革命激荡的

红色风云

有的记载着时代发展前进的

滚滚步伐

 

岁月悄悄把褶皱

埋进了它们的肌理

初建时的光鲜靓丽

被尽数剥去

老屋渐渐暗淡

三亚市崖州区保平村的老屋。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幸运的是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推进

和文旅产业升级

许多老屋与现代潮流迎头碰撞

焕发新活力

逐渐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和时光一起老去的

不仅有人,还有老屋

 

青灰色的瓦片

掉漆的红窗棂

长着苔藓的墙角……

老屋安详地立于一隅

看日升月落

听万物细语

 

老屋如老酒,时间越久越有味道,但如果不保护修缮、活化利用,它们终会迎来颓没于无人之境的一天。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和文旅产业升级,许多老屋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分布在海南的各类老屋很多,它们或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明清建筑,或是见证琼崖革命历史的红色遗址,或是凝结着时代记忆的老厂房、老校舍,或是村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宅。经合理改造后,它们被打造成了旅游景点、革命教育课堂、古色古香的民宿、接待外宾的会客厅等。老屋有了新身份、新用处,其固有价值也得到了最大化体现。

临高东英镇头洋村开在老屋里的文创院。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 摄

 
01
成为革命教育基地
 

行走在热闹的海口市解放西路,可看见路的北侧有一片茂盛的竹林。竹林深处,伫立着一座颇具琼北民居特色的宅院。这里便是中共琼崖一大旧址。

院内有数间老屋,它们都是“岁数”已经过百的老建筑。白墙灰瓦,是这些老屋最显著的外貌特征。老屋旁的椰子树挺拔向上,像一位刚毅勇敢、顶天立地的琼纵战士。

“这里的老屋有一百多年历史,原为邱氏祖宅,因中共琼崖一大在这里召开,现已成为琼崖革命教育基地。”面对前去参观的市民游客,讲解员林燕霏熟练地说起了老屋的历史。

邱氏祖宅兴建于1919年,坐北朝南,为二进四合院式布局,有东西厢房。1924年,邱宅主人邱秉衡将宅院提供给琼崖党组织作为革命活动联络点,这里成为琼崖革命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策源地。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成立。这标志着海南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今,昔日的私人宅院变成了供市民游客参观的中共琼崖一大旧址,而竹林里131号的油灯散发的光芒,早已化作照亮琼州大地的一抹霞光。

位于琼海市潭门镇井堪村的杨善集故居,是一栋海南农村常见的灰色瓦房。四周种着槟榔树、椰子树,杨善集幼年时和继母王氏栽种的两棵龙眼树,如今依旧枝繁叶茂。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故居的涅槃重生,本身就是革命史的一部分。

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抓捕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他们用火烧了杨善集家的房屋。如今的故居,是当地政府1988年在老屋原址上修建的。故居内展出了60多张历史照片、30多份资料和20多件文物,陈列着杨善集的父亲杨维颐从老屋废墟中捡回的两张小床。如今,杨善集故居已成为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很多中小学生前去参观。

 
02
变身古朴典雅民宿
 

随风摇曳的三角梅、碧波荡漾的湖面、古朴雅致的老屋……走进海口市美兰区美帖村,仿佛开启了一幅绝美画卷。

村子里有一处“进士第及折桂坊”,牌坊的主人名叫冯颙。他于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高中进士,是官方史志记载中唯一的海南籍冯姓进士。皇上御赐修建进士第牌坊。几年前,海南省乡村民宿协会与民宿平台合作,在美帖村选择两栋独立的宅院打造精品民宿。其中,就包括冯家祖宅。

“我们希望把海南民宿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民宿集群,我们在省内各地进行摸排,找一些有特色的房子加以改造。”省旅游民宿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徐洋说,在走访调查中,他们不经意走进了美帖村,村中的冯家祖宅让人眼前一亮。

老屋变民宿,应该怎么变?徐洋说,考虑到老屋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修缮改造老屋应该做到“原汁原味”,同时兼顾舒适性。

冯家祖宅占地面积175平方米,改造前房梁低矮,窗户小且少,屋内采光条件不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团队从上海请来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担纲设计工作,通过架高房梁、增设玻璃等方式,在屋内多运用白色、原木色等明亮色系,让这座老屋既保留了原有的“骨骼轮廓”,又有简约、明亮等特点。

如今,经过修缮改造的冯家祖宅窗明几净、古韵悠长,成为人气颇高的网红民宿。每逢节假日,都有不少城里人带着孩子到这里小住、游玩。

游客在琼中红毛镇“山有·食茶饭稻”民宿外享受休闲时光。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近几年,海南民宿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老屋被改造成民宿的例子还有很多。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原新伟农场片区,有一个叫“山有·食茶饭稻”的民宿。该民宿的客房和休闲娱乐场所是用原农场的招待所、礼堂等老建筑改造而成的。和其他村民办的民宿不同,这个民宿配套十分丰富。民宿客房与餐厅之间有一大片稻田,游客可以体验农事。

“我们的项目里还有茶园、茶艺工坊,客人可以体验茶叶采摘,学习茶艺,还可以去附近的白沙起义纪念园,了解红色文化。”“山有·食茶饭稻”民宿有关负责人张春丽说。

 
03
点亮乡村文化火炬
 

恰逢周末,定安县定城镇山椒社区的知海书屋又坐满了读书的村民。画报、文学刊物、畅销书籍……小小的书屋里,书架整齐摆放着,各类读物应有尽有。经常共处一屋形成的默契,读书的村民都保持安静,互不打扰。

 

刚送来的报纸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书屋创办人孙衍吾用报夹一一将其夹好。“这样大家来读报更方便,也不容易丢失。”他说。

 

1980年,刚参加工作的孙衍吾做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将自家老屋改造成书屋。他的愿望很简单,“让村民们都有书读!”43年过去了,书屋从最初仅有8平方米、100多本书,到如今藏有书籍、画报共11万册、占地超过110平方米。更为重要的是,当地一些村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每天都要来书屋里坐坐。

三亚市崖州区梅联社区用老屋改建的书屋。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老屋不仅可以变成书屋,还可以变成乡间的文化馆、博物馆。位于乐东莺歌海盐场内的海盐文化馆,是一处特别的存在。

“走进海盐文化馆,你不仅可以了解制盐的流程,还可以了解莺歌海盐场的建设发展史,以及一代代人的奋斗故事。”“盐三代”杨美娟是海盐文化馆的讲解员。她的生动讲解,让到访的游客对盐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座海盐文化馆并非新建筑。它是20世纪60年代建的发电厂厂房,后来闲置了。2019年,盐场将这栋老厂房改造成了海盐文化馆,并在馆内保留了一套老式大型发电机组。如今,陈列于馆中的老盐、发电机组,已成为重要的展品,向人们讲述着盐场的岁月故事。

其实,莺歌海盐场被盘活的老建筑,不止一栋。这里的党建文旅基地,也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盐场内废弃的老盐仓,作为富有年代感的打卡点,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游客的自拍照里。

莺歌海盐场的老盐仓成为旅游打卡点。海南日报 记者武威 摄

除了游玩,你还可以在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海盐餐厅里,尝一尝莺歌海老盐的滋味。用存储50年的老盐和柠檬制作的老盐柠檬水,一定能让你的舌尖感受到时间的味道。

 
04
承载“会客”新功能
 

老屋很老,也很有魅力。穿过岁月长河,如今它们有了新使命。

今年70多岁的蔡王普君是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人,“海南侨乡第一宅”蔡家大院建造者蔡家森的长孙媳妇。尽管蔡家大多数后人已迁居海外,但村里人还是经常能在蔡家大院看到蔡王普君。

“百年老宅需要我。”蔡王普君说,老宅的保护和修缮,离不开人,守好祖宅是她的使命。

蔡家大院是一座青砖彩墙的大宅院,形制规整,精美气派。该宅院由留客村的印尼华侨富商蔡家森,携兄弟蔡家炳、蔡家锦、蔡家鸿建造,占地75亩,从1924年开始筹备,至1934年建成,历时10年。

如果你仔细观察蔡家大院的建筑构件,会发现它有着中西合璧的风格。青砖大瓦加钢筋水泥,上下大屋的前檐既有中国古钱币、古代宫灯雕塑,又有西式的立体花盆、古罗马人头像雕塑,屋顶既有普遍运用于海南传统民居的屋脊翘头,又大胆运用了西式的由方、圆、弧组合成的图案。

正因其中西合璧式的建造风格和蕴含的华侨文化底蕴,近年来,蔡家大院多次作为接待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嘉宾的会客厅。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宅院,已举办过多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能够承担这样的使命,也是属于老宅的一份荣耀。”蔡王普君说。

同样发挥着外交功能的还有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的莫氏祖宅。这座位于南强村村口的两层建筑,有着明显的南洋风格。悬挂于老宅门口的“南强客厅”牌匾,昭示着它的新身份。

走进南强客厅,只见厅内的摆设简洁大方又不失庄重。最显眼的位置有一个供台,供台上悬挂着莫氏家规,供台中间摆放着该村村民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第一个钟表,两侧则是村民从新加坡带回来的瓷瓶,供台是用村民从印尼带回来的木头打造的。

“老宅代表着南强村的历史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南强村老支书莫泽海说,借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办的东风,南强村成为外事和商务活动的“美丽乡村会客厅”。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也让南强村实现了“南洋风”“田园风”与“国际范”的完美融合。

“近年来,我们村盘活老宅,打造花海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莫泽海说,依托“美丽乡村会客厅”这块金字招牌,南强村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如果你要问

海口哪里老房子最多

那么答案可能是

海口骑楼老街

 

该老街总长3919米

共有600多栋骑楼建筑

因为建设年代久远

长期缺乏维护

曾几何时

这些历经百年风雨的

骑楼建筑破损严重

个别甚至已经坍塌

海口骑楼老街夜景。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如何让这个昔日“商铺林立、商贾络绎”的老街区“复活”?在历时10多年的修缮改造中,海口有关方面探索出的路子是:请国内历史建筑研究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再找来能工巧匠按照修旧如故的思路动工修缮,同时推动老街业态“复活”。

“如果仅是将一栋栋骑楼修旧如旧,并不是难事,但要修旧如故,将一个老街区‘复活’,这并不简单。”海口骑楼老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海口南洋骑楼老街研究会会长赵爱华称,海口骑楼老街复活工程落地实施历经专家规划设计、专业建设团队施工、业态调整3个阶段,为了让老街区不失历史韵味、重现繁华,规划建设团队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

 
01
如何理解修旧如故
 

海口骑楼老街不止一条街,其核心区由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路和解放路5条街组成。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叶,许多在南洋经商的琼籍华侨返回家乡,在海口兴建骑楼。海口骑楼老街是国内“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群,2009年被授予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骑楼老街的修缮(综合整治)工作始于2007年。那年7月,海口骑楼老街综合整治项目策划领导小组成立,并很快划定骑楼老街的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明确了修复范围。

骑楼灰塑局部。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两年后,修复蓝图——《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规划》出炉。“这份规划,其实不是只用了两年时间做好的。”赵爱华说,在海口骑楼老街启动修缮之前,早在20世纪90年代,领衔设立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常青教授就带着学生在骑楼老街开展测绘研究。

常青在前期调查中发现,海口骑楼老街虽然破败,但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骑楼,保存还是相对完整的。这个老街区居住着大量的海口本地人及租客,是有烟火气的城市街区。只是因为骑楼破旧、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等导致现代居民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往日繁华褪去,风光不再。

面对这样一个老街区,应该如何修缮?大量翻新重建,不仅会让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的骑楼“伤筋动骨”,也容易使其失去历史文化韵味;只将外立面整治好,骑楼内部空间不合理进行升级改造,各类业态很难“驻扎”,这条老街无法恢复往日的生机;“一层皮式”改建,完全采用现代空间布局模式,骑楼老街的历史痕迹将消失殆尽。

海口骑楼老街寰海阁的灰塑。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常青领衔的规划设计团队经过细致调查、专业分析,排除了上述3种修缮思路,最终确定了“修旧如故”的整体规划思路,其中的“故”不仅指建筑,也指商业氛围。该团队根据600多栋骑楼的不同现状,分类分级施策,具体包括保存式、恢复式、再生式3种修缮方式。这种修缮思路,既能整体延续骑楼老街原有风貌,又能让现代商业和生活模式在老街里“扎根”,不让老街变成一个古迹摆设场。

 
02
一批老商号“昨日重现”
 

常青团队根据每一栋骑楼的状况,制定相应的修缮保护方案,有的以保护为主,有的则突出修缮原则,有的注重活化再生。修缮过程中,不仅对建筑外立面进行维护“复原”,还加固建筑内部,重新规划设计内部空间,让骑楼留住历史记忆的同时,具备承载各类业态的能力。

“例如,针对骑楼老街的天后宫这种历史建筑,常青团队坚持突出修缮的原则,让它比原来的状态更好。”赵爱华介绍,原来的天后宫,隐藏在中山南路后面,只有一条狭小的通道进入,但其文化价值对骑楼老街又十分重要。规划设计团队大胆进行调整,明确除修缮天后宫本体外,将天后宫大殿的中轴线向中山路延伸,在大殿前方添建一座“天后宫阙”大门,让天后宫跟整个街区融为一体。修缮后,天后宫的游客量明显增加。

针对一些已无法修缮的骑楼,常青团队采用活化再生的思路进行设计。比如靠近长堤路一侧的骑楼遗存,许多已经破败不堪甚至倒塌,常青团队根据建筑现状,结合骑楼老街整体风貌重新规划设计,建设可与老骑楼形成类比关系的新骑楼。

海口骑楼老街曾孵化了一批知名品牌商号,为了营造商业氛围,建设方在修缮骑楼的过程中重现了“大亚旅社”“泰昌隆”“交通银行”等80多个老商号。“尚南堂,下南洋;别妻儿,告爹娘……”海口中山路步行街78号的老字号尚南堂位于一栋骑楼建筑内,站在门口就能闻到鹧鸪茶香。尚南堂负责人郗志强介绍,尚南堂是创始人吕世义20世纪初创立于海口老埠头的鹧鸪茶铺,后毁于战乱,传唱至今的童谣是那个时代海南人下南洋的真实写照。

“事实证明,这种修旧如故的思路是对的。”赵爱华告诉记者,其实修缮也是一个再生的过程,许多骑楼建筑完成修缮后,恢复了其功能,一百多年前的临街商铺,又开起了商铺,一百多年前的旅馆酒店,如今是民宿或酒店。虽然无法做到场景百分之百复原,但总体上骑楼老街的商业氛围实现了回归。

 
03
细节里的传承之美
 

在施工环节如何延续骑楼建筑的历史风貌?在赵爱华看来,综合运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方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海口骑楼建筑的独特之处是,其既具有海南民居的特点,也有南洋建筑的风格。具体来说,骑楼上既有海南传统的灰塑、壁画等元素,也有欧亚混交风格的立柱、屋顶、女儿墙、券门等建筑构件。对这些细节的打磨,关乎骑楼老街修缮的成败。

“正因为它的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所以修缮时我们同时采用了海南传统建筑工艺和现代建筑工艺。”赵爱华介绍,海口骑楼老街综合整治项目施工单位充分了解骑楼建筑特点后,在动工前搜集了大量的骑楼外立面资料图片,用图片记录骑楼建筑构件的形状,然后从文昌请来知名灰塑、壁画创作者,实施修缮工作。

“为了精准修复骑楼的灰塑,我们甚至整理了一套完整的建筑工艺流程,并将其发表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文集上。”赵爱华说,骑楼老街修缮工作顺利开展,除了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还得益于保护开发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传统建筑工艺的挖掘和总结。根据总结出来的传统建筑工艺流程,工匠和民间艺人在数百栋骑楼的内外部空间中,创作了大量高水平的灰塑和壁画。正是这些点睛之笔,让市民游客看到了一条从旧时光中款款走来的骑楼老街。

许达联在海口骑楼老街创作灰塑。罗林涛 摄

今年60多岁的灰塑艺人许达联曾带领团队,在海口骑楼老街从事灰塑、壁画创作近4年,作品主题包括花开富贵、龙凤呈祥、松鹤延年、山川风貌等。“我们修复海口骑楼的灰塑、壁画,技艺上是一脉相承的,因为我的师爷那一辈民间艺人在骑楼建造时参与过灰塑、壁画的创作。”许达联说,通过创作灰塑、壁画让海口骑楼更有韵味,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他乐在其中。

去年年底,海口骑楼老街水巷口步行街整治提升工程实施,海口骑楼老街的“门脸”被扮靓。如今,风采重现的海口骑楼老街人气和烟火气更旺了。

遥望是比屋连甍、树影婆娑

眼前是曲径通幽、青砖灰瓦

……

走进三亚市崖州区保平村

只见由石砖砌成的围墙

徐徐向前延伸

一间间老屋的飞檐翘遥望是比屋连甍、树影婆娑

眼前是曲径通幽、青砖灰瓦

……

走进三亚市崖州区保平村

只见由石砖砌成的围墙

徐徐向前延伸

一间间老屋的飞檐翘角

在蓝天的映衬下

显得格外古朴典雅



崖州民歌传习所。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 摄
 

保平村是一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该村有保存完好、较为集中、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含40余处一类历史建筑和100余处二类历史建筑。在保平村,有一群热爱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的人,他们积极投身老屋保护修缮工作,想方设法盘活用好这些老屋,通过“活化”保护,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1

张远来:
呵护村中老屋
守住乡土之根

 

保平村的张家宅,由青砖门楼、正屋、厢房、照壁、围墙等组成,是该村最具崖州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目前,有关单位已对张家宅和村内其他老宅子进行连片管理,依此建成了保平历史文化馆,馆内设有姓氏谱、保平志、风物志、名人堂等展厅,还有茶室、琴室、香室、书房、厢房等实景场所。

张远来(右)接受采访。

年近八旬的保平村人张远来是张家宅的常客,他是三亚知名的文化工作者、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平日里,只要遇到向他问询的游客,无论对方是谁,他都会热情讲解这些老宅子的由来和特色。

“这是清代建造的门楼墙楣,上面的公鸡有着‘世代功名’的美好寓意;两侧的蝙蝠代表着‘双福临门’。”站在张家宅入口处,张远来指着门楼娓娓道来,话语中透着自豪。

张远来和张家宅的主人是族亲,小时候经常去张家宅玩耍,对宅院内的建筑构件、雕刻作品乃至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后来,随着年轻一辈外出求学工作,张家宅慢慢变得寂静、荒凉,砖墙上布满了枯萎的藤类植物,院内杂草恣意生长。

2003年的一天,在五指山市一所学校当语文教师的张远来回乡看到几近废弃的张家宅,心痛不已。此后,他坚持每周回村查看张家宅,并号召村民保护好村中的老屋。

张家宅门楼墙楣上的图画曾一度被石灰遮盖,张远来特意请堂弟张远锦爬上梯子,轻轻将白色的石灰抹去,让精美的图画“重见天日”。在张远来的建议下,张家宅主人对张家宅进行了清理,拍了许多照片留作资料,为整体修缮做准备。2013年,政府部门组织人员修缮保平村的老屋,张家宅这才较为完整地恢复了往日的风貌。

离开保平历史文化馆,穿过一条小道,就是一个叫“保平故事”的古院落。里面有舞台、茶室、会议室,平时主要用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优良村风家风,举办崖州民歌演唱交流活动。张远来介绍,“保平故事”以前十分破旧,院落主人觉得清理难度太大,想把它租给别人用作垃圾站。他听闻后,以每年支付2万元租金的方式,从其他人手里把这个院落“抢”了回来。如今,该院落已成为保平村重要的文化传播场所。

 

02

蒋尚宇:
用画笔描绘古村

以文化回馈村民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保平村自古以来文教昌隆,读书之风颇盛。

一排排儿童绘本、古今名著整齐摆放在书架上,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作错落悬挂于墙上……位于张家宅一侧的保平书屋,也是一个儿童美育馆。书屋工作人员唐瑾说,每到周末,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书屋看书、画画,平时比较安静的书屋就会变得热闹起来。

保平书屋的院落中生长着几棵大树,树下摆放着桌、椅、板凳,一旁的小黑板上列着书屋的饮品菜单。书屋内外的书香气,给保平村增添了文化气息,吸引一批喜欢慢生活的人纷至沓来。

蒋尚宇。受访者供图

“我的画大多是关于海南的,保平村的风貌、周围山水环绕的自然景观,就是我最好的写生素材。”来自北京的书画家蒋尚宇多年前曾在保平村办过画展,这里古朴的建筑、清幽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22年,蒋尚宇在保平村租了一间老屋,每日练字画画。“在这里住了一年多,舍不得走了。”他笑着说。

蒋尚宇租住的老屋位于村庄的僻静处,他的到来,让这一带热闹了几分。他画周边的古建筑、海边景色,还热心教村里的孩子画画、写字,甚至辅导他们的功课。正因如此,村民们都很喜欢他。

“我在这里经常被‘投喂’,门口不时有蔬菜、粽子等食物,都是村民们送来的。前几天,村里一位大姐摘了一篮木瓜,也要给我尝几个。”蒋尚宇指着放在堂屋门口的木瓜说。

村民们的友善,让蒋尚宇倍感温暖。他希望未来能在保平村举办一场书画展览,请周边的村民都来看看。

 

03

王瑞:
举办特色活动

让更多人走进老屋

 

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张远来等热心人士的努力下,如今,保平村的老屋不再是一个个独立封闭的空间,而是可游可品的文化遗存。

2019年,三亚崖州区一家国有企业派出专业运营团队入驻保平村,探索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之路。

记者在保平历史文化馆见到“80后”王瑞时,她正在将帆布包等文创产品挂在墙上,以增添馆内的文化氛围。作为历史文化馆的馆长兼管理员,她不仅负责卫生清洁、物品摆放及简单的房屋维修工作,还承担着讲解工作,每周上班六天,只有周一闭馆时才能休息一天。

尽管工作任务重、休息时间少,但王瑞乐在其中,“以前坐在办公室工作,活动空间小,我特别喜欢古建筑的院落,所以在这里工作内心是愉悦的”。

王瑞(右)在保平历史文化馆内讲解。受访者供图

“保平历史文化馆有专业的设计、运营、策划团队。我们多次在馆内开展‘耕读学堂’活动,并用好当地红色资源进行宣传宣讲,以吸引更多人关注。”王瑞介绍,去年他们一共举办了24期“耕读学堂”“保平雅集”活动,不仅村里的孩子积极参与,住在三亚市区的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前去参加。活动设有书法写作、手工织布体验等环节,孩子们可以免费参与。

如果老屋会说话,它一定有很多故事要讲,但在现实生活中,老屋的故事需要由人讲出,老屋的价值需要由人发现、挖掘。从小在保平村长大的非遗传承人,在村里租房居住的书画家,热爱古建筑的“80后”馆长……正因为有这样一群扎根乡土、传承文化的热心人士,保平村的这片老屋才能抖落历史尘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