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湖南分会场。
日前,第九届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会议宣读了中国侨联关于表彰第九届“侨界贡献奖”获奖者的决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所长李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副院长张斗获“侨界贡献奖”一等奖;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邓露、湖南工业大学教授何静获“侨界贡献奖”二等奖。
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归侨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回国投身家乡建设,为国家创新科技发展贡献了湖南侨界力量。今年,“侨界贡献奖”为何花落他(她)家?红网时刻记者带您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所长李明。
李明:农用无人机描绘“智慧农业”美景
“获奖是对我科研创新工作的莫大肯定,今后将不断努力,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绩。”2014年,李明开始接触农业无人机,从此一直在该领域深耕,是名副其实的“田间教授”。
科研要以国家需求为方向。从日本回国后,李明围绕现代农业对智能农机高端技术和产品的需求,重点突破了信息感知、智能作业、精细管控等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智能化核心技术,创新提出了农田复杂多变开放环境下全方位视觉的农业机器人绝对定位方法与系统。该研究成果不仅跨出“智慧农业”重要的一步,还被国内外誉为“农业机器人的眼睛”。
此外,他还创造发明了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农用无人机,创新减肥减药技术,创建了低空与地面融合的作物空间定位、图像信息的作物生育性状多指标实时监测方法体系,破解了作物信息采集精度低的难题,实现多尺度“处方”来提高精准作业。
聚焦实际需求,他先后研发了智能电动遥控中耕机、中耕除草机、电动手持棉花打顶机、2BMZ-4型播种机、3XC-Z自动田间信息采集平台、多旋翼遥控飞行植保机、2BYX4-6型飞播机和智能农机北斗管理系统平台。
这些研究成果先后在多个公司实现转化,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10.9亿元,新增利润2.1亿元,增加就业人口800人,产生农机服务合作社113家,间接产生超过20亿元收入。
作为从事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方面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李明表示,今后将带领团队努力在关键核心部件、“卡脖子”技术及新机具方面系统布局、全面考虑,在再生稻收割机、新能源农机等新机具、智能农机控制、农机新材料等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和“弯道超车”,为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副院长张斗。
张斗:用先进知识和经验来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
说起回国这个决定,张斗从未后悔过。
1999年,张斗获得了前往韩国学习的机会,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张斗深刻认识到自身学识的不足,于是决定前往英国深造,将研究方向和工作重心放在高端压电陶瓷材料及器件领域。
2009年,张斗回国后迅速组建了“电子陶瓷与器件”科研团队,致力于压电陶瓷及器件技术的研发。
“做好科研工作,就是要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解决国家遇到的困难挑战和‘卡脖子’问题。”面对我国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等对新型智能材料的迫切需求,张斗带领团队成员潜心钻研,发明了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系列关键技术,目前,已在我国大型航天结构、工业智能监测、桥梁道路等领域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压电/介电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过程中,张斗及其团队攻克了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关联机理复杂、陶瓷/聚合物介电性能不匹配、协同调控与大尺寸制备困难等技术难题,多项创新成果的实现不仅增强了中国材料学科在压电/介电领域的理论自信和科学自信,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电子材料领域研究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张斗说,“能用在国外汲取到的先进知识和经验来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这让我感到成就感爆棚!”
不仅与国际接轨,张斗的研究也聚焦地方实际。
基于湖南省丰富的矿产资源,张斗结合自身在无铅压电陶瓷、薄膜电容器等领域的研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品优势,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近五千万元。
张斗告诉记者,未来将和科研团队取得更多技术上的突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鉴于自身留学的经历与经验,张斗还十分注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鼓励和支持团队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出国深造、访学交流等。
“只有视野打开了,思路才能打开;思路打开了,格局才能打开。”他希望自己的学生潜心研究,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用更多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最终服务于人类的共同进步。
如今,许多因为张斗出国深造的人都选择了学成归来,默默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助力。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邓露。
邓露:为实现智能交通和交通强国贡献科技力量
“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方面取得的成绩能够得到认可,我感到特别开心和欣慰。”谈及获奖感受,邓露表示,“这既是鼓舞,也是鞭策,今后将更加努力扎根行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2年,邓露放弃海外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国,希望能够用自身所学在国家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方面出一份力。
在美国学习与工作的经历,让邓露可以用国际化视野观察中国的公路交通行业。他瞄准了“公路桥梁安全监控”这一研究领域,紧紧围绕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设计、监测、管控这条主线开展深入系统研究,旨在开发出关键技术和设备,解决行业的痛点和难题,为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先进的技术支撑。
十年磨一剑,多年艰苦攻关,终于结出硕果。邓露和他的科研团队建立了基于我国设计车辆荷载的车辆分析模型,提出了用于桥梁设计和安全评估的冲击系数建议取值,开发了精度高、可靠性和实用性好的新型车辆荷载动态监测方法和设备,提出了基于疲劳可靠度的桥上车辆限载理论方法。
“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重要瓶颈”“具有突出的优点”“非常方便应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这一系列的原创性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到江苏南通东沙大桥、湖南瓢勺洞特大桥等全国10余个省份的70余座桥梁上,保证了相关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近5年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逾18亿元。
回望10年的国内科研事业,邓露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要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今后将更加关注国家需求和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态势,在智能建造与运维方面下功夫,力争在未来的5至10年达到国际和行业领先水平。”
湖南工业大学教授何静。
何静:潜心从教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先进制造人才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在工科高等教育行业深耕30年的何静始终怀有至纯至诚的真挚教育情怀,她说,“获奖只是另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教书育人是我这辈子永不松懈的追求。”
多年来,何静为全校的自动化、包装工程、工业设计、机器人等多个本科专业讲授《包装自动化》《轨道交通自动化》《智能产品设计》《计算机接口及应用技术》等跨学科专业课程,并获得湖南工业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从教以来,如何打破工科人才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突破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让学生跳出被动学习的舒适区,是何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于是,她坚定推行了基于团队合作的自主研学式教学方法。她花费比常规课堂教学多数倍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学生各个团队的课外研讨中,针对薄弱环节层层设问,引导深度思考,激发研学热情。传统的工科教学在她与学生平等尊重的互动中,变得鲜活、立体、入脑入心。
在专业建设方面,何静投入巨大精力组织开展“自动化回归工程化轨道”的专业改革,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时间赴全国各地参加科研教学及专业建设相关的交流研讨、学习培训,并在海外访问留学时收集了大量素材,为其采用先进理念和创新思路探索专业建设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考虑本专业实际情况,她借鉴国外高校好的做法,形成了多项富有特色的创新性改革成果。她主持的专业建设改革,取得了首批国家一流专业、校内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等多项标志性成果,被誉为湖南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标杆、旗帜。
在教学的同时,何静还常年扎进企业,直面企业需求,聚焦关键技术,开展沉浸式产学研用合作。她主持的“大功率高性能轧机主传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地铁牵引系统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合作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和市场垄断,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成为科研反哺教学的有效载体。
谈及下阶段的规划,何静笑道,“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始终是我的目标。”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