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察  >> 查看详情

【蒲剧史话】“梆腔鼻祖”说蒲剧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22-07-06 10:16:57  点击:57265 
分享:

“梆腔鼻祖”说蒲剧

 

戏剧根祖

 

  在戏剧发展史上,河东素有中国戏剧根祖之称。

  戏剧的定义是“以歌舞演故事”,戏剧前身是歌舞、乐曲和说唱。中华民族最早的歌舞、乐曲诞生在河东大地。

  蒲剧电影《窦娥冤》 (资料图)

  据载,黄帝和蚩尤为争运城盐池在涿鹿(今解州)争战时,曾用夔皮作鼓,敲击鼓点,激励将士英勇奋战;舜帝曾在盐池边的卧云岗上抚弹五弦琴,吟唱《南风歌》;春秋战国时,河东民歌《魏风》《唐风》收录入《诗经》,出现了祭神祀天的傩舞;秦汉、三国到南北朝,河东又是散乐、百戏的活跃地区。有运城侯村、北古村出土的汉代百戏楼彩陶文物佐证。

  据《述异记》载,秦汉时,包括运城在内的冀州盛行角力竞技乐舞,名为蚩尤戏;隋唐、五代,戏曲逐渐成形,有了参军戏。唐玄宗设教坊、兴梨园,招收戏曲人才。

  运城闻喜县礼元镇因唐代曾有梨园而得名,是唐玄宗设在河东的“戏剧分校”,现唱戏凹遗址犹存。

  宋金时,河东杂剧盛极一时,有众多戏曲文物和金代古墓砖雕戏俑为证。

  元代是杂剧活动高峰期,河东不仅涌现出大戏剧家关汉卿(解州人),锣鼓杂戏更是红火,至今临猗、万荣还有锣鼓杂戏遗响。

  元末明初,发源于运城蒲州(今永济)的蒲剧已显萌芽。

  明代中期,蒲剧逐渐成熟并唱红京城;清代达到鼎盛。蒲剧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影响、衍生了众多的梆子剧种,戏剧界公认蒲剧是梆子戏鼻祖。正如运城市楹联文化园关汉卿大戏台对联所写“越千秋岁月,俚歌杂戏传蒲剧,衍生晋雁冀京,誉满梨园,无愧梆腔鼻祖。”

 

“戏曲之乡”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戏曲这一载体代代相传。

  戏曲大省山西有52个剧种、4000多个剧目,在全国436个剧种,5.2万个剧目中占很大比重。尤以蒲剧历史最久、品位最高、影响最大,被称为“山西四大梆子之首”“中国梆子戏鼻祖”。

  运城被誉为“戏曲之乡”。2008年,在以剧团数量为据的全国梆子戏排名榜上,蒲剧名列第十。

  蒲剧又称大戏、乱弹、勾腔、蒲州梆子。另外,根据地理位置和文化渊源,西北各省称蒲剧为山西梆子,河南人称西戏,晋中则称南路戏,东北、京津一带因分不清陕西、蒲州两地语言和腔调,将蒲剧称作秦腔、山陕梆子,又因山陕梆子尾音上挑似勾,也称为“勾腔”。

 

蒲剧的形成大体上有四种因素:

  一、受元杂剧影响。明初,运城河津杂剧艺人魏敦既唱杂剧,又唱蒲梆,是由杂剧转化为梆子的早期过渡人物。在魏家院上八村和僧楼下八村为争水打官司时,他因艺术影响受明太祖器重,赢了官司。民间流传着“七个举人八个监,打不过魏家一条旦”之传说。

  二、受河东丰富多彩的小剧种影响。像传播教义的道情、万荣清戏、弦儿戏、高调、拉魂戏、皮影戏等都曾影响着蒲剧的形成。

  三、受河曲野啸(指黄河船夫棹歌及民间小调)影响。

  四、山陕梆子的演变。运城和陕西渭南一河之隔,语言相近,来往频繁,山陕梆子即形成于此。清代以后,山陕梆子分流,向西衍变成同州梆子,向东衍变成蒲州梆子。蒲州的王斗斗、李彦堂、屈兴成,同州的中阳儿、双元儿、陕西红等都是既能唱蒲州梆子,又能唱同州梆子的戏曲艺人。

蒲剧起源

 

  蒲剧由明代初步形成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明成祖“靖难”之后,将失宠犯官、文人尽徙各地,贬为“乐户”,从事贱业,而以蒲州最多,客观上反而推动了蒲剧艺术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早亡,传位长孙朱允炆。后四子燕王朱棣篡夺帝位,号永乐皇帝。许多大臣反对,而以文学博士方孝儒最烈。朱棣要他起草即位诏书,他不仅不写,反而痛骂朱棣。朱棣怒道:“你若不写,灭你九族!”方孝儒说:“十族何惧!”朱棣说:“就灭你十族!”但亲属、近亲只有九族,朱棣杀了方孝儒,诛其九族后,便把方孝儒的学生作为十族流放到蒲州当了乐户。这些人有文才、会编戏,戏文编得有情有趣,戏演得有声有色。黄河三角地带的民间艺术本就高亢豪爽,加之对永乐王朝不满,演的戏辣味十足、慷慨激昂、紧锣密鼓、热闹红火,被老百姓称作“乱弹”。

  蒲剧《杀驿》剧照 (资料图)

 

  后来蒲州唱戏的越来越多,欣赏要求也越来越高,故有“路过蒲州莫高声”之说,并流传:“到了河东,不敢胡哼。唱错戏文,丢人脸红。”

  明嘉靖年间,蒲州人杨博在京,任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从蒲州带去大批艺人,人称“三斗六升菜籽官”,意即官小,还是假的。戏班中义和班最有名。杨博五十大寿时,编演了杨博保国除奸的《忠保国》歌功颂德,在京城享有盛誉。历史学家吴晗1963年观看晋南蒲剧青年团演出后,写下“嘉靖蒲梆久擅场”“京都又听义和声”的诗句,表明蒲剧艺术源远流长。杨博告老还乡后,蒲剧艺人流散保定、石家庄一带,同当地艺人合作,衍生了河北梆子。

  晋商在全国修建了不少山西会馆和戏台,多请山西乱弹戏班演关公戏。晋商奉关公为武财神,关公又是蒲州解梁人,外地便将乱弹称为蒲州梆子,后简称蒲剧,广为流传。(《运城晚报》综合)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