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日报社签定长期合作战略协议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省侨联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会连线】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传播贵州好声音的关键

海南省侨联牵手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助力自贸港建设再拓海外新舆境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签订海外宣传战略合作协议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春节前夕与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同贺新春共话冬奥

中国经济下行对民众影响有多大?

发布时间:    浏览量: 6970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文:章建民
    最近,中国权威部门正式公开预测,中国2018年经济增长为6.5%,这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低年份,也预示着中国经济正处在比较困难的阶段,我们无须掩饰这个事实。胡润研究院最新出炉的报告显示,34%高净值人士对中国经济“非常有信心”,比一年前大幅下滑12个百分点,是10年来新低。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国经济转型,导致去年经济增速放缓。此外,股市持续低迷,也令许多中国富豪财富缩水。
    经济下行,作为普通中国人到底应该如何面对呢?带来哪些影响?在我周围听到许多不同声音,有人对于未来高度不确定性深感担忧,深感苦日子真的来了;也有人觉得中国经济这几年早已经如此,无非是许多人没有感觉到,而一些有预见的人,尤其是富人和官人,早就做好充足准备;也有人认为,中国远没有想象得如此差,困难是暂时的,经济正在复苏,甚至回暖。
    我们无可否认,进入去年以来,一直有一股“唱淡”中国经济之风,其实不仅会发生在中国身上,欧美国家也时有遭遇。探寻了一下此类“唱淡”风的规律,发现经常“唱淡”经济者,不管是中国,还是欧美国家,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人。有希望趁机套利投资机构,也有部分为政绩考虑的地方官员、以及部分开发商,还有部分媒体和部分学者。
    诚然,中国经济当前正处在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无须掩饰这个事实。但是,我认为,民众也无需因为中国经济暂遇寒流而太过担忧,主要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
    其一,中国应该会确保2019年的GDP增速在6%或以上,以及稳定就业市场。如果长期研究经济问题,会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的刺激经济方案,是有一定规律可捕捉的。因为,每当中国经济下滑压力增大,中国政府总会推出一系列诸如松货币、宽财政、扩基建、减税等政策组合拳来为经济保暖。比如在货币政策方面,细心民众应该已经看到了短短几个月内,央行五次降低准备金率,最近一次,可以释放1.5万亿,而且目前中国M2已经到了190万亿,是2012年的一倍多。随着经济再下行,刺激力度还会加强,相信中国政府将会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祭出定向或非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乃至降息等的招数,以助力经济。
    对于民众最关心的就业市场方面,由于随中国的经济总量扩大、服务业在GDP比重的上升,有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吸收的就业人数,已经由10年前的约80万人上升到如今的约170万人,我们可以看出,近来无论是总理,还是各级政府,都在将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所以,来满足中国每年逾1000多万新增就业人口的需求,应该没有问题。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这点,相信高层肯定比民众要焦急得多。
    其二,GDP的增速多零点几个百分点或少零点几个百分点,和民众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从经济历史可得知,GDP这个统计法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是1930年才在美国问世的,当时主要是为帮助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了解其“新政计划”能否成功改善造成美国股市。由于GDP数据是由政府绘制、统计的,政府绘制、统计这个数据时,主要是为了决定开支、评估各项计划的成效和系统的安定性,并不是为了要告诉民众跟他们个人财产相关的大事。
    更是在当下,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使效率大为提升后,许多变化并没有太多反映在GDP的统计数字上,这对近年来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而言,尤为如此。
    当然,要使民众未来无需再为“唱淡”风而担惊受怕,以及使民众能够获得更多向上发展的机遇,需要解决三个认识。
    首先,需要消除民众对经济学的疑惑。尤其是认识GDP增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实需要普及经济学知识,许多时候,普通人对于经济的认知是吓出来的。比如GDP增速,其实对于整个经济影响并不是根本性。回想八国联军攻打中国时,其实当时中国的GDP还是世界最大的,然而,我们的GDP是什么呢?是丝绸、瓷器。而八国联军的GDP又是什么呢?是大炮、军舰、蒸汽机,是工业革命。就如同改革开放初中期一样,我们是二亿件衬衫换人家一架飞机。这种GDP结构问题,才是经济关键。
    其次,需要降低普通民众对政府的依赖性,略遇到一点困难政府就急忙保护、照顾、刺激,反而不利社会的发展。就中国而言,其实经济增速放缓既是不利因素,也是有利因素。因为,经济增速像运行汽车一样,需要换档调速,长时间居高不下的经济增速,往往隐藏弊端,埋下巨大危机的种子,更会导致整个经济结构脆弱性。反而经济的每一次调整和放缓,都是必要的自我疗愈和成长,为更高质量的增长打下基础。
    其三,要对中国体制抗衡风险能力有正确认识,以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我一直认为,虽然,4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让世人瞩目,而且许多变化更是翻天覆地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经济基础、社会保障、科技水平、人均收入等等指标,还是脆弱。但脆弱的基础之上,我们有着固若金汤的上层建筑体制,这就是我在万变中能应变的最大法定。大家应该知晓,为什么40年来,从亚洲的金融风暴,到后来的多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影响不大,甚至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就是因为我们体制优势,这个优势,让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抗风险,尤其是危机面前,我们有着许多国家不具备的体制和基础优势,因此,无论如何突变,我们依然可以追梦。
 
上一篇:中国做好了化解重大风险的准备
下一篇:别要指望中国楼市会崩盘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