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日报社签定长期合作战略协议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省侨联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会连线】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传播贵州好声音的关键

海南省侨联牵手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助力自贸港建设再拓海外新舆境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签订海外宣传战略合作协议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春节前夕与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同贺新春共话冬奥

“高自考”造就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布时间:    浏览量: 7935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高自考”造就没有围墙的大学

  199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热情解答考生的问题。韩柏/摄

1980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1版

  2000年,考期临近,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员利用周末到辅导学校听课。谢荣楚/摄

▲1981年6月8日,《北京日报》1版

1981年7月15日,《北京日报》2版

▲1983年1月23日,《北京日报》2版

▲1983年6月14日,《北京日报》1版

▲1994年,在祥云教育中心,“高自考”学生排队领书的场面颇为壮观。

  袁学进/摄 

1983年1月29日,《北京日报》2版

1997年1月15日,《北京日报》6版

2006年初,考生冒着严寒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戴冰/摄 

1986年11月11日,《北京日报》1版

  1997年4月23日,《北京日报》1版

  1980年,北京在全国率先试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它被简称为“高自考”,不受年龄、学历、身体条件限制,不设入学考试,宽进严出,考生自己选专业,自己安排学习和考试。这种培养模式大大满足了改革开放后的人才需求。到1995年,北京每25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参加了“高自考”。

  1

  不受学历年龄限制的“高考”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够丰富,上大学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分困难。然而,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祖国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单靠全日制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何况,社会上还有不少奋发学习的自学者,他们渴望通过严格的考核,使其学历得到国家承认。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运而生。

  据本报1980年10月31日1版《市政府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核制度》记载,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建立适当的考核制度,业余学习的人们经过考核,证明达到高等学校毕业生同等水平的,就应该在使用上同等对待。”1980年5月,中央书记处在讨论教育工作时,重申了这一精神。1980年10月29日,北京决定在全国率先试点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北京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消息经本报刊发后,引发社会极大关注。这是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降低了准入门槛,凡户口在北京的公民,不受学历、年龄的限制,只要自愿申请,就能参加考试。如果分数达到了规定要求,可以获得大学基础科、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一般来说,获得本科学历要考17门左右,获得专科学历要考10门至14门。

  对此,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负责人表示,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发掘和选拔人才开辟了新的渠道,它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学习积极性,改变社会风气,推动业余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2

  资料员成首考“状元”

  1981年6月7日,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首次开考,第一门是哲学。当天,有近3000名考生参加考试。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干部、机关干部、科技人员、中小学教师和待业青年。从年龄来看,大多数是年轻人,最小的十七八岁;也有一部分人在50岁上下,年龄最大的考生是一位74岁的退休女教师。(1981年6月8日《北京日报》1版,《三千名立志自学成材的考生积极应试》)

  文科考生中,来自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资料员冯援朝是“状元”,她考出了93分的好成绩。其实,冯援朝连初中都没毕业,到研究所工作也才两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冯援朝深感自己知识贫乏,便努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开始自学:她先是跟着广播学习日语,几年下来,已能查找整理日文资料,并能熟练地用日文打字。1981年,她考入社会科学院办的业余大学,下班后,要从工作地点西郊花园村赶到建国门外院部去上课。尽管紧张、艰苦,但是她却觉得,自己所追求的是正确的,即使艰苦也感到幸福。(1981年7月15日《北京日报》2版,《坚持刻苦自学的人们》)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自学风”。从那以后,很多人像冯援朝一样,走上了自学考试之路。

  3

  干部队伍兴起“自考热”

  1983年1月23日,本报二版头条《欢迎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摘要刊发了读者来信,反映出当时党政干部们渴望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愿望。

  北京燕山石油化学公司市政工程公司专职团干部李桂珍在信中写道:我是团干部,过去几次想报考“业大”、“电大”,但都因工作离不开,未被批准。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的决定,点燃了我心灵之火。我决心制订自学计划,坚持到底,参加考试。

  为了满足党政干部的学习需求, 1983年,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包括政治理论基础课和业务基础理论课两大类,共12门。此举把自学、机关办学和教育部门考试结合起来,并纳入了干部教育计划。(1983年2月19日《北京日报》1版,《关于党政干部基础科考试安排》)

  此后,踊跃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专业技术和文化的热潮在本市干部队伍中兴起。截至1983年6月,本市有3.9万余人陆续参加了中文、哲学、法律、数学、工业经济、商业经济、金融、档案管理、英语、工业与民用建筑、农学、党政干部基础科12个专业的自学考试,其中,干部占50%以上。踊跃参加学习的干部中,既有业务管理干部,也有党政干部;既有中青年干部,也有年逾五十的老同志。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越来越高,许多人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1983年6月14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干部踊跃学习政治理论、专业技术和文化》)

  4

  催生一批民办大学和社会辅导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兴起,催生了一批民办高校和社会辅导班。

  1983年初,本市第一所民办大学――燕京高等外语学校开始招生。这所学校是由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有关人士联合创办的,他们从高等院校等单位聘请离休、退休或在职教师担任教师。学生毕业后参加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合格后可取得大专学历。(1983年1月29日《北京日报》2版,《燕京高等外语学校招生》)

  1983年底,朝阳区民办人民科学文化大学业余大专班开始招生,该校是由首都文教、科学界部分人士发起筹办的,学制3至4年,学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开设的专业考试。(1983年12月5日《北京日报》2版,《朝阳区民办人民科学文化大学今起招生》)

  通过自学之路培养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一些知名高等院校,如北大、北师大等积极协助兴办广播、电视讲座、辅导班,不少单位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补习学校,为自学者创造学习条件。

  据本报1997年1月15日6版《京城自学高考创新记录探源》报道,上世纪90年代,祥云教育中心办的辅导班在京城颇有名气。这里开设了12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由300余名来自北大、人大和北师大等高校的教师负责授课,学生可以任选教师听课。因为管理严格规范,学员参考合格率较高,1996年公共课的首次应考及格率大都达到了70%。

  5

  每25名成年人就有1人“高自考”

  由于师资来自正规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又比较严格,社会普遍认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文凭很“硬”,是真材实料。

  1986年,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向20位自学高考本科生颁发了学士学位证书。这些毕业生的学位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为了证明这些学生的学习质量,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组成了专门的调查组进行追踪,结果表明:这20人接受的试题,其难度与北师大在校本科生不相上下。他们参加中文专业规定的18门课程考试,全部及格,其中15人的平均成绩超过70分。对他们的毕业论文,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朱德熙认为,不低于任何高等院校中文系毕业论文的一般水平,其中有些篇,即使在高校中文系里,也应该归入优秀一类。(1986年11月11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自学高考文学学士质量合格》)

  事实上,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受年龄、学历、身体条件限制,不设入学考试,宽进严出,考生自己选专业,自己安排学习和考试,不但满足了没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的青年的学习愿望,更给那些不能脱产学习的工作骨干带来了极大方便,所以,报名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到1995年时,北京每25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参加自学考试。(1995年11月24日《北京日报》1版,《每25人有1人走进考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社会信誉也得到了国外教育界的认可。截至1997年,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20余所大学明确承认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课程成绩和学历。(1997年4月23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自学考试报考人数再创纪录》)

  如今,我国教育事业繁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不再是培养人才的主流,但是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开创的终身学习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

  本版文字:贾晓燕 制图/焦剑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新华社

上一篇:别要指望中国楼市会崩盘
下一篇:中年时压力大或易导致健忘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